澳門鮑思高中心戲劇坊 培養同理心推動共融 

期數
4067
刊登日期
2022.01.28
主曆
主曆 2022 年 01 月 30 日 常年期第四主日

醜小鴨天生跟同伴不一樣,面對重重障礙,牠會有甚麼結局?澳門有教會社福團體本著福音精神,透過戲劇教育,讓孩子代入醜小鴨的角色,培養同理心,與有特殊學習需要的人士以愛同行。

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家庭健康促進中心上月舉辦「打開心窗教育戲劇工作坊—— 不一樣的醜小鴨」(圖),到學校及社區團體舉行巡迴戲劇表演,推動校園共融文化,讓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獲得接納及平等對待。上述服務網絡由澳門慈幼會士及教會人士成立。

中心邀請澳門的專業劇團協助,以互動戲劇方式為學校進行劇場教育。工作坊以一隻「不一樣的醜小鴨」菲菲作為故事主線,參與的學生是故事結局的關鍵人物。

劇本穿插了各種體驗活動, 包括體驗自閉症在視覺、觸覺、語言等三方面的障礙,引導學生認識自閉症,從中學習體諒患自閉症的同學,好能成為他們的支援者,同時減少同學間因互相認識不足而產生的磨擦。這系列工作坊約有500名學生參與。

參與的學生表示,樂意接受患上自閉症的同學,同時欣賞其他同學的優點。主辦單位期望繼續舉辦這類教育活動,在新一代的心靈中,發展出尊重他人的關愛之情。

圖、文:澳門教區《號角報》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