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札記】探西灣之源流 感先賢之艱辛(下) 

期數
4067
刊登日期
2022.01.28
作者
Mandy Chiu
主曆
主曆 2022 年 01 月 30 日 常年期第四主日

根據村民憶述,西灣教友漸多,村民感到教育之重要,與文明德神父(Giorgio Caruso, PIME, 1908-2004)洽商在村內設立義學,教授村民學科知識,亦有修女前去講授教理。教會於1952年向政府申請一幅7200平方英呎的土地,作為興建小堂及學校之用。1953年,教會建好一座一分為二的平房式建築,聖堂和學校各佔一半。因為小堂以海星聖母為主保,故取名「海星小堂」,學校亦取名「海星學校」,仍由文明德神父主理,由修女授課教理。1962年颱風溫黛吹襲,海星小堂遭受到毀壞。幾經艱辛,小堂終於在1963年完成重修,小堂正門上方十字架下刻有「1963」字樣以資紀念,常被部份人士誤以為小堂始建於1963年。因為英國改變國籍法,吸引很多村民到英國工作,隨著西灣村人口減少,小堂和學校日漸荒廢,1990年代停止服務。原本懸掛在小堂內的「海星聖母畫像」,原畫已不知所蹤。

2020年5月23日海星堂重修前,由教區「古道行」主席蔡惠民副主教主持聖堂的動土祝福儀式及動土禮,林社鈴執事襄禮,嘉賓包括有贊助商代表湯振邦先生、湯振傑先生,工程代表葉樹堅先生及西灣村村長黎恩先生。在儀式開始前由古道行委員楊校長分享海星堂歷史及老村民對鄉村小堂感情,儀式簡單而莊嚴。用了一年多時間翻新,現已完成相關工程。

2021年9月12日當天祝聖儀式前的活動由8時半開始,由西灣亭出發,分山野行、草藥行、小堂行及傳教行不同小組,各人經過不同山徑到達西灣彌撒中心,看到簇新小堂和學校樸實無華的外貌,感到十分興奮,因為內部還未完成裝修工程,原本主祭台位置只放了一座大木頭,原來因為颱風山竹把大樹吹斷,同工把大樹切成幾塊,其中一塊將會把一個耶穌受難十字架像裝嵌在大木頭上,作為信眾對天主的崇拜主祭台。

祝聖儀式前,樂隊及恩悅歌詠團到來表演。下午三時由湯漢樞機主持彌撒和祝聖儀式,至四時半結束,眾人亦步行回西灣亭,結束此日活動。

圖︰01 小堂正門上方十字架下刻有「1963」白色字樣
       02 湯漢樞機(後排左五)、蔡惠民副主教(後排左六)與出席者拍攝大合照

  • 「古道行」復修和管理西貢的天主教小堂, 發揮它們在靈修和文化方面的潛能。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