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信徒謝美兒尋尋覓覓 流產胎尋安息地 珍重生命

期數
4067
刊登日期
2022.01.28
主曆
主曆 2022 年 01 月 30 日 常年期第四主日

「他的生命在母胎中開始,雖然短暫,但他在天上的生命並不因肉體的死亡而歸於泯滅,因為天主已把他接到天上永生的居所。」這是天主教為自然流產胎舉行土葬禮的致候辭,透過祈禱與交托,信徒謝美兒深信可以為流產胎尋覓安息之所,能安慰亡者母親的心情,為已亡胎兒善終,也帶出尊重生命的意義。

現育有一女的謝美兒,女兒現已6歲,在女兒出生前她曾經歷兩次流產,該兩胎也不足24 週。小生命瞬間在塵世中完結,這份傷痛她至今仍無法忘懷,自此她開始關注24週以下流產胎兒的安葬權,為小 bb 尋找安息地。

2017年5月,謝美兒與從事社工、醫護等專業人士成立「小 bb 安息關注組」,倡議政府重新審視未滿24週流產胎的處理,她有感香港政府多年來把未滿24週的胎兒遺體視作醫療廢物處理,「胎兒有手有腳,死後卻要掉棄在視作醫療廢物的黃色膠袋內,我不能接受一個有血有肉的生命遭到如此對待」。

同年6月24日,柴灣聖十字架天主教墳場的天使花園安葬了第一個不足24週離世的胎兒小 Wally,信徒謝美兒聽到這消息感到很鼓舞,她當時帶同女兒出席禮儀,從那時起,每次有神父在天使花園奉獻彌撒,她必定與女兒結伴參與,「我與女兒一同為所有小 bb 祈禱,希望女兒會明白生命得來不易,要珍惜生命。」

胎兒沒有罪 給予安葬權

剛在1月15日獲得香港人道年獎的謝美兒在四年多以來,常建議政府須妥善安葬24週以下流產胎,為他們尋找安息地,不遺餘力。過去數年,有社工背景的她致力推動合法安葬流產胎服務,以及流產輔導的發展,例如稍後二月中為在墳場團體服務的前線員工作義務培訓,了解流產父母的需要和溝通技巧等。

「我接觸過的失胎父母中,沒人希望自己胎兒成為醫療廢物,想到被送到堆填區的情境,便崩潰濠哭,假如能妥善安葬胎兒,有助疏導父母的情緒,好好與小 bb 道別後再重新出發。」

2018年施政報告表示,將會推動多項行政措施,包括提供流產胎的安放及火化設施,至2019年4月當局首個位於粉嶺和合石永愛園安放流產胎的設施正式啟用,提供300個安放位置,去年8月在柴灣哥連臣角永愛園,亦設400多個位置安放流產胎。另外,四個私營墳場包括天主教聖十字架墳場已提供安放流產胎服務。

天上永生的居所

所有胎兒也沒有罪,一旦流產也有安葬權,這是謝美兒多年來的信念,亦是她成立「小 bb 安息關注組」的初心,她說小 bb 是指母親對自己孩子的稱呼,安息則是為那些小 bb 得到妥善安葬的心願,現在政府或其他宗教團體也有合法安葬流產胎的服務,讓她看到天主一直有祂奇妙的計劃。

「女兒在兩歲時已不時跟我四出受訪,經常進出墳場,見證著一個又一個安放流產胎的墓園落成,並一起為流產胎祈禱。」她看到這小妮子因而培養出愛惜及尊重生命的特質,「小女兒自小很疼愛嬰兒,常說將來要生三個孩子,還說要照顧其他被遺棄的孩子。」當孩子體會到生命的珍貴,自然明白生命得來不易。女兒的見證陪伴她跨越幽谷,是治療失胎傷痛的最佳良藥。

提起自己的原生家庭,謝美兒想到當年母親懷著她時,因家庭經濟問題曾想打掉她,「我只差一步也被送往堆填區,兒時的經歷令我覺得生命沒有價值」,然而在經歷流產後改變了往昔的想法,認同流產胎也是生命。現在她積極為小bb爭取安葬權,希望能重新喚醒人們珍惜生命。

「天主說:『讓我們照我們的肖像,按我們的模樣造人⋯⋯』」(創一26)因著信仰謝美兒更明白到,「小 bb 是由天主所造,每個生命是天主所造的寶貝,還有祂的神聖,怎可被當作廢物處理 !」在獲頒發香港人道年獎當日,原來正是她其中一個小 bb(流產胎)的生忌,她回想當天,「我仍在醫院裡望著天花板⋯⋯沒想到事件的發展,原來這政策是可以改變!我可以做得到⋯⋯」似乎孩子在天上一直向她說話。胎兒在成孕的一刻,已是天主賜予的生命,需要被尊重和被愛護,她努力為失胎尋找安息地,不被當作醫療廢物棄掉,為更多小bb維持一份尊嚴。(高) 

圖︰01 謝美兒時常與女兒到墳場為流產胎祈禱。小圖為柴灣聖十字架天主教墳場天使 花園,大圖為和合石永愛園。
       02 女兒喜愛孩子,在出席維護生命的活動中舉起護生標語。
       03 女兒向小 bb 傳遞愛的信息
       04 去年6月歌連臣角永愛園開幕,她與女兒致送紀念品予食環署副署長黃淑嫻(前排左)。
       05 謝美兒(左)1月15日獲得香港人道年獎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