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亮行】從召喚到回應〔作者︰閻德龍〕
常年期第五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依六 1-2,3-8
答唱:詠 138
讀經二:格前十五 1-11
福音:路五 1-11
一個不諳水性的人,不會嘗試游向水深處,他曉得這樣做會遭遇生命危險。同樣,沒有某種專長或技能,我們不會貿貿然作出承擔或許諾,接受被託付的使命,既因為信心不足,亦認定自己未具備相關的專長或技能,即使勉力承擔,也會事倍功半,甚或失敗告終。不過,如果今天上主突然親臨,又或邀請你投身某項計劃或工作,你會有甚麼反應和感受?你會期待接受或是惶恐逃避?
在讀經一,依撒意亞先知的經驗告訴我們,當天主出現時,人往往意識自己的軟弱、有限和渺小,「我有禍了!我完了!我是個唇舌不潔的人,住在唇舌不潔的人民中間。」(依六5)類似的經驗,亦出現在今天的福音裡。耶穌給門徒和群眾講述了天主的道理後,囑咐西滿把漁船划到深處,然後撒網捕魚。西滿和同伴已整夜辛勞,一無所獲,耶穌又是一位外行人,祂怎能比自己更懂得捕魚之道呢? 西滿本能的反應理應是不願意,不過,出於對耶穌的尊重,他最後還是說:「我要遵照你的話撒網。」(路五5)當西滿放下自己的專業目光,謙遜地向耶穌開放時,天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現在他面前,他沒想到竟網來許多魚,連網也險些破裂……以致船也幾乎下沉(路五6-7)面對眼前的奇蹟,伯多祿好像依撒意亞先知一樣,頓時意識到自己的渺小與不堪當,立即俯伏耶穌跟前,說:「主啊!請你離開我!因為我是個罪人。」(路五8)
天主的出現原是為我們揭示一個無法想像的國度,實現一份出乎意料的驚喜。人向天主開放,往往經歷一番內心掙扎。最後,當人無法逃避時,便會慢慢被主吸引,並聽到天主的聲音:「我將派遣誰呢?誰肯為我們去呢?」(依六8)當下,先知放下疑慮和恐懼,回應說:「我在這裡,請派遣我!」從此,依撒意亞先知開始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努力使以色列民回歸天主的懷抱。同樣,西滿把船划到岸邊,就捨棄自己的專業和生計,跟隨耶穌公開宣講,最後成為漁人的漁夫,成為初期教會的領袖。
面對上主的召喚,我們也許覺得渺小、平庸,才德有限,不堪當作上主的合作者;但是上主的召喚不在於我們刻意計劃或選取,而是出於上主的心意。在上主的計劃中,祂出人意表地召喚了我們,如果我們願意向天主開放,回應祂的召叫,我們也會踏上一段出乎意料的旅程,並且體會自己所成就的一切,全出於上主的恩寵及祝福!
因此,無論何時何地,當聽到上主的召喚時,願我們不要逃避,懷著對上主的信賴和皈依之情,接受祂的差遣,持守不渝作出回應。願我們都能成為福音的傳信者,上主救恩的分施者!
• 作者閻德龍為教區神父,香港明愛總裁,聖神修院神哲學院靈修學教授。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