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道札記】龍船灣小堂追憶

期數
4069
刊登日期
2022.02.11
作者
黃義天
主曆
主曆 2022 年 02 月 13 日 常年期第六主日

因為饞嘴,遇上喜歡分享的傳教士。

龍船灣又名糧船灣,喜歡叫龍船灣——因為,龍,有氣勢;但長者及父親口中都稱糧船灣。

坊間有傳聞:古時曾是駐海軍軍艦的港灣,軍艦有龍雕,以鎮攝海怪、敵人、宵小等,故稱龍船灣。後來改作屯糧之用,以支援粵東區的糧餉,又稱糧船灣。其實甚麼稱號都帶有「好意頭」,村民都喜歡。

我是龍船灣原居民…… 

從故居往上走不足十來步,就是龍船灣小堂。小堂建於何時?甚麼名稱?大部份村民都不曉得——陳年舊事,只知道小堂一直存在。

那時候,每當有神父到來,船未泊定,都有大批村民到碼頭等候,尤其是小孩。村民甚少離島,更遑論見到外國人,能和「鬼佬」打招呼有點虛榮感;小孩子就是喜歡擁抱掛著笑臉的胖胖神父——范神父,大家都渴望分沾他的禮物:糖果和麪包,肯定會派給饞嘴的我們。後來知道他叫范賚亮神父(Rev. Fraccaro, Valeriano PIME),來自意大利;Fraccaro 家族是著名的麪包食物生產公司,神父閒時也喜歡自製意式麪包及蛋糕——在(昔日)西貢普通道18號的管堂宿舍,放有麪包烤焗機,平日派發的麪包糖果等,大部份是神父出品。

印象中以龍船灣村童的身分與范神父見面,好像有兩次:神父到小堂時,我們會跟在他身旁轉,打招呼,討零食或禮物,對神父的印象——他是一位好人。神父在小堂是忙過不停的,許多村民來見他,晚上又聚會;長大了,知道神父是牧民探訪,為教友開彌撒;也知悉龍船灣教友不多。另一次,母親帶著哥倆搭街渡往西貢聖心堂見范神父……回程時手上拿著麪包。的確,我們和其他家庭一樣,都是清貧。

當年物資匱乏,傳教士在傳教過程中,一直分享了他們帶來的物品,更分享了他來自天主的恩寵:愛和平安。透過傳教士的忘我精神,村民有幸認識天主。

事實上,福傳路並非坦途;傳教士除了上山下鄉,還要乘風破浪——今日,古道行的小堂大部份可以開車及走路去;當年,政府未曾圍建萬宜水庫,去龍船灣只有水路。不要忘記,以前的機船,不像今日的機動船,有時候乘坐的可能是風帆或搖擼式的小舨,肯定有風險。

算起來,已是近五十年前的事…… 

 

  •  「古道行」復修和管理西貢的天主教小堂,發揮它們在靈修和文化方面的潛能。

圖︰01 糧船灣小堂遺址
       02 中間者為范賚亮神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