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到理講】人非草木

期數
4074
刊登日期
2022.03.18
作者
​​​​​​​周詩明
主曆
主曆 2022 年 03 月 20 日 四旬期第三主日

美國電視劇「好醫生」的其中一集,描述一個昏迷10年的女病人於手術中突然甦醒,經醫生評估後,她只能維持短暫的清醒,也將會再次靠呼吸機維持壽命。於是,她簽下同意書,不再接受這種治療,讓自己安詳死去。就此奇蹟的故事為例,假如病人在長期昏迷期間沒有食物和水分,也許她已失去再次醒來的機會,也不能為自己設立適當的預設醫療指示。故事提醒我們在生命尚未走到盡頭時,應當顧及病人基本的維生需要。

現今香港的預設醫療指示涵蓋三種情況:「病情到了末期」、「持續植物人狀況或不可逆轉的昏迷狀況」及「其他晚期不可逆轉的生存受限疾病」[參1]。關於植物人和昏迷病人,他們喪失對自我及環境的認知及反應,但過往曾有病例過渡了這些階段而再次清醒。教宗聖若望保祿二世於2004年3月,在「維持生命的治療和植物人狀態」的國際代表大會中說明,病人即使因為病情嚴重或身體殘疾而無法運用最高的功能,他永遠是一個人,並且永遠不會降格成為「植物」。

現時醫管局採用的預設醫療指示表格[參2],用「維持生命治療」表示任何有可能延遲病人死亡的治療,如心肺復甦法及人工輔助呼吸,但也包括人工營養和導管餵飼食物和水分。假如病人指示不接受所有的維持生命治療,意味他只能獲取經口腔供給營養和水分,雖然表格隨即讓病人可以選取繼續接受人工的營養及流體餵養,但這份沒有充足解釋的邀請,一方面可使病人放棄無害的常規照料,另一方面或許使病人接受過分痛苦的人工方法。

就教會而言,停止為病人採用無效的侵入性治療,絕對不得包括撤銷對病人作基本的常規照顧。宗座的《新醫護人員約章》第152條指出,食物及水的供應,原則上是維持生命的常規做法。輸送營養和補充水分,即使是利用人工方法,當供應不會造成過分的負擔時,是屬於基本的照料。不合理中止這項照顧就等於一個真正的安樂死行為。因此,人是有責任供應及接受食物和水。

不幸的是,患中風或其他原因而不能表達自己的病人,他們的生活質素往往被評為劣質,而從這些無行為能力,但並未瀕死的病人身上撤去營養和水分的情況相當普遍。事實上,無意識狀態(unconsciousness)並非一個致命的疾病,沒有人死於無意識狀態。食物和水是身體的必需品,基於普遍人道的關切,剝奪他人的食物和水總是錯誤的,何況病人無法對外作出反應,並非表示他不能經驗飢餓和脫水的痛苦。[參3,4] 

天主是生命的主宰,我們是生命的守護者。正如教宗方濟各在2017年11月於世界醫生協會的歐洲區域會議上說:「即使我們知道,我們總不能保證他們可以痊愈或根治,然而我們有能力並且必須時刻對生命關懷,不會縮短他們的生命,也不會徒然的阻止他們死亡。」

參考資料: 
[1] 「預設照顧計劃」?「預設醫療指示」?不作「心肺復甦術」?病人、家屬知多些!醫管局臨床倫理委員會,2019年。
https://www.ha.org.hk/ haho/ho/psrm/Public_education1.pdf 
[2] 預設醫療指示表格
https://www.ha.org.hk/haho/ ho/psrm/ADformChi.pdf 
[3] Nutrition and Hydration, Prepared by the Ethicists of the NCBC, February 2013. 
https://www.ncbcenter.org/resources-and-statements-cms/summary-nutrition-and-hydration-anh 
[4] FAQ: On Caring for Patients in a Persistent Vegetative State (PVS), FAQS AND SUMMARIES, MAY 11, 2020. NCBC. 
https://www.ncbcenter.org/resources-and-statements-cms/faq-on-caring-for-patients-in-a- persistent-vegetative-state-pvs 

  • 生命倫理資源中心,作者為註冊醫生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