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到理講】全人健康與活出召叫

期數
4076
刊登日期
2022.04.01
作者
莊勁怡 
主曆
主曆 2022 年 04 月 03 日 四旬期第五主日

某天,我如往常一樣在診所工作,有一位已有數年躁鬱症的病人對我說:醫生,有個好消息話你知:我將會在四月復活節領洗! 

這個病人的經歷很特別,她屬於早發性情緒病,在中學時期已有多次傷害自己或自殺的想法,幸好父母都是醫護人員,留意到她的負面情緒,並非只是一時不開心、看不開、想不通,於是帶她看精神科專科醫生,確定了女兒患上躁狂抑鬱症。由於早發性精神科疾病是有其獨特性的,因為這些病人的腦於青春期前後的發展出了毛病,所以其負面情緒和失控行為都是腦部情緒行為功能失調而引致。要令腦部負責情緒和行為的分泌回復正常,過程非常艱巨。病發時的衝動行為,包括對家人的無理責罵,為小事而埋怨父母,更因失控行為,花了大量金錢。這些行為都曾經令家人失望。父母也多次徘徊在放棄的邊緣:任由她自生自滅。幸好因為父母的醫護背景,知道要堅持治療才有出路,女兒的情緒病情終於穩定下來,可以順利升讀心儀的大學,開始新的階段。

天主的安排就是這樣奇妙。當她康復後,她在大學遇到一班基督徒,她開始認識信仰,偶有遇到學業和人際關係的壓力,在教友的支持和真誠分享當中,她找到了自己的方向。由於她在情緒病發作時的任性,看到自己的軟弱和腦部(精神)健康的重要性,感受到父母對她的包容和愛,更體會到上主的愛和恩寵!如果她的情緒病仍在影響她的思想行為,說不定今天她仍在家每天責駡父母,怨天尤人,把所有基督徒、把福音拒諸門外! 

自有新冠疫情,社會媒體每日也在報道疫情的發展,相信大家都明白身體健康並非必然。如何達至「健康」?這可是一個大課題! 自1948年,WHO 擴闊了健康的定義,健康不只是等如「身體沒有病」,而是包括了體格(physical)、精神(mental)、社會(social well-being)之完全健康狀態。隨著全人關懷理念的發展,社會人士也認為整全的全人(holistic)關懷,要包括身、心、社、靈各方面。

精神科醫生主要處理的是腦部問題,是 physical 的範圍,加上輔導和心理治療,就是 psychological 的範疇。至於能幫助「社、靈」發展的,就必然是透過教會團體了! 

倫理就是以生活回應天主的召叫。而健康的全人發展,能讓我們更有力活出我們的倫理生活。倫理生活只是冷冰冰的教理嗎?不是的!我們可參考1993年的《真理的光輝》通諭#7,提及瑪竇福音中記載有一位少年,他走近耶穌,「向他詢問有關倫理的事。為這少年人,與其說他要問應守甚麼規矩,不如說是問甚麼是生命豐富的意義。」 

 

  •  生命倫理資源中心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