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疫苗通行證:在聖周中的善工
為回應遏止疫情擴散的抗疫及社交距離措施,聖堂關閉,香港的基督徒不能在宗教場所守聖週。逾越節三日慶典象徵禮儀年的高峰,但我們將會連續第三年在疫情下慶祝。與過去集體慶祝聖週的做法不同,在疫情下慶祝聖週已變成個人的取向。
參與網上禮儀、默想基督苦難經過、參與善工都是我們為守聖週而可做的事。此外,順從政府對社交距離、疫苗、疫苗通行證的規定也可視為守聖週之舉。如何以不同方式慶祝聖週和復活節是值得我們反思的問題。
聆聽和遵從衞生防護中心的科學分析和指引,都是有機會盡快恢復團體集體聚會和教會神修活動必然做法。香港的疫苗通行證在二月推行,要求所有進入表列處所人士都必須先接種疫苗,包括超級市場、餐廳、宗教場所。根據政府資料,逾85%市民在4月初已接種第2針。
教宗方濟各及周守仁主教多次敦促教友接種疫苗以保護自己,更重要是為保護身邊的人。然而,許多虔敬的教友基於疫苗在測試或製造過程中,使用從墮胎後的胎兒遺體分離出來的細胞系,因而並不完全信服接種疫苗在倫理和道德上是無玷無誤的。雖然教區生命倫理小組已作出詳細研究和建議,但許多教友仍傾向擔當「先知式的見證人」,拒絕接種這些「具道德爭議」的疫苗。
他們的英雄和先知式舉措必須予以尊重和欣賞。可是,假如他們決定不再參與所有社交活動,包括上街市、乘搭交通工具、探訪親友,以避免使他人接觸到新冠病毒,此舉才會變得完美。除非是醫生認可的醫療情況使人不能接種疫苗,否則人人都應盡上接種疫苗的道德責任。棄絕疫苗不是先知見證之舉,不論我們的意向有多善良,這都是不義之舉,危及旁人的生命。
聖堂朝聖是其中一個天主教徒在聖週會守的傳統。教友可到訪七所聖堂、獻上禱告、默想福音所記載的耶穌架上七言、或默想耶穌聖體七傷。另一種朝聖模式是到訪十四所聖堂、祈禱、默想苦路十四處。基於現時的限制措施,我們要以創新的方式朝聖,並同時確保公共衞生。
網上到訪香港不同的聖堂朝聖是其中一個選擇。香港堂區的資料可在教區網頁找到。香港朝聖服務中心製作了一系列中、英文 YouTube 短片,介紹香港不同的堂區和彌撒中心(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oW7JHrJf7p6OyUYF8chHQA/videos)。或許本年的聖週是到不同聖堂進行虛擬朝聖的合適時機,並為香港教會祈禱。(SE)
捐款支持公教報 http://kkp.org.hk/do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