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代人】我的聖召(下)

期數
4085 期
刊登日期
2022.06.02
作者
阮廷明治
主曆
2022 年 06 月 05 日 五旬節

本頁圖片/檔案 - 4085-15.01我在耶穌會望會與前初學院過了三年,進入初學院。入初學院那天,我感覺到耶穌會的照顧。望會的神師將我們交給初學院的神師。那天,我有機會見到資深的傳教士,他們擁有幾十年傳教經驗。望會神師最後給我們一句話是:「希望我們在初學院可以認識自己,認識修會與認識天主」。在每日做同樣的工作中,我們慢慢消化這個提醒。耶穌會是隨個人的進度而訓練,所以,我感覺很開心與自由。這讓我越來越開放。如果有甚麼事令我憂慮,我就去找神師向他討教。我知道我很固執、驕傲,甚至有時我覺得自己做得很好而不肯謙卑地接受他人的想法。我去討教時,也讓我學會謙卑。我可以開心去養狗,養豬,養雞。

接受耶穌的愛

兩年過去,神父在最後幾天告訴我,因為我的開放使他對我將來可以繼續進步存有希望。他再問我:「為甚麼你現在感覺到天主召叫你?」。我坦白回答:「因為天主讓我認識自己,我可以做這些工作,或是做那些工作。但是他跟我說:「耶穌接受你,不是因為你可以這樣或那樣做,而是他愛你。」我聽到這話就沉默下來。我不斷思考那份愛。我知道在初學院,我學會認識自己。我開始去尋找天主,我的天主。

我特別在窮人中,找機會去經驗天主。我在三年的哲學學習裡,跟天主的朋友(即那些有福貧窮的人)交往。我學會怎樣依賴天主,怎樣放棄自己去愛人,去服務、照顧他人。我有兩個最深刻的例子:第一個是爸爸因著孩子殘疾而離去,媽媽不管多麼艱苦都去照顧孩子。在媽媽眼中她的孩子始終是個寶。另一例子的男主角是一名大學生,一次事故導致終生需要卧床。一天,一女子突然前來照顧他。這位女子身體上也有缺陷,所以與他有同感。兩人親近了一段時間就發展出愛情,決定結婚。夫婦倆互相照顧。他們教導我怎麼樣去愛其他人。我學會怎樣做牧者,就是與大家同行,了解人生的苦辣酸甜。我與他們相遇,我明白到他們需要的不是物質,而是同感。我們一起分享故事,他們的臉容就會發光。我也學會如果願意尋找別人的需要,一定可以知道怎麼樣做個良好的牧者。我跟有福的貧窮人相遇,學到一點基本的人格:簡單、真誠、樂觀、向善。我也真的看到週圍有很多這樣的人。

誠意

我撰寫論文的主題是探索孟子與利瑪竇的觀念,如何成為聖人。雖然他倆都說人人可以成聖,但兩位的觀點有所不同:利瑪竇總是著眼成功,你肯做一定可以。孟子給成字加上一個「言」字,說「誠」意就是成功的基礎。

我的耶穌會聖召跟中華文化交流息息相關,不知不覺成就了現在的我,我的渴望,我的成長,我的經驗,我的誠意。

 

  • Be a Jesuit HK

圖 :筆者(右)與周守仁主教合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