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觀塘聖若翰堂(上) 效法聖人慈悲與公義

期數
4085 期
刊登日期
2022.06.02
主曆
2022 年 06 月 05 日 五旬節
4085-10.01a

按圖放大

聖若翰是一個公正與公義的人,他不畏強權,也善悲為懷。在觀塘聖若翰堂,大部份教友過去也透過在社區服務弱勢社群,效法主保聖人聖若翰的榜樣,該堂主任司鐸溫國光神父說:「聖若翰正是帶出天主的慈悲,也是聖若翰堂區屹立60年來履行的使命。」

聖若翰堂位於觀塘宜安街,座落於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內,教友由牛頭角港鐵站步行至聖堂只須8分鐘,堂區位處觀塘區的核心地帶,在宜安街,以及在周邊的恒安街、通明街及牛頭角道等地的私人樓宇,不少業主早年把單位分間成多個劏房單位出租,形成區內聚居不少低收入家庭。

在觀塘區,人口逾69萬,根據政府去年11月發表的《2020年香港貧窮情況報告》,觀塘區貧窮人口逾19萬人,更是連續第4年來,18區當中全港最貧窮的社區,貧窮人口相比2016年增加逾4萬人。

培育教友關愛鄰人 透過服務見證信仰

「由2020年疫情開始以來,觀塘區不少低收入家庭面對不同的經濟困難,堂區便開始發起送贈物資與關懷的行動。」前堂區牧民議會會長韓妙湖在任期間遇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堂區隨即與明愛牛頭角社區中心與聖若翰天主教小學合作,為近200個有特別需要援助的基層家庭送贈物資,自2015年堂區把部份由教友捐獻堂區的周年奉獻設立「愛鄰基金」,持續支援貧困家庭,於2020年至今,支援約60個低收入家庭。

溫神父強調在堂區推動社會關懷時,有別於一般社會服務,教友每次為受惠家庭送上物資後,會作簡短面談,「關心他們的生活,因為我們重視人與人的接觸,藉此建立關係,了解他們真正的需要。」服務前,義工會一起祈禱;服務後,再聚首一起分享感受。

「當成為受助人的同行者,逐漸與他們成為朋友,他們會感到教會的關懷。」韓妙湖說,特別是新移民家庭甚少與社區連繫,藉此幫助他們認識社區,也按家庭需要轉介予社工跟進,更有家長接受教友的關心後而慕道及領洗,其子女也參與主日學,舉家投入堂區生活。

早在疫情前,堂區設有功課輔導班,過去由聖雲先會成員、該堂教友及觀塘瑪利諾書院學生,負責於週末下午為兒童補習,堂區亦推動關顧社區支援行動,幫助有需要家庭作物資配對,疫情期間,關社組持續向清潔工、街友及露宿者送贈防疫物資及食物劵,於寒冬時更為露宿者送暖。韓妙湖見到教友也主動參與愛德服務,彼此喚起關愛鄰人的心火。

學生享用營養午餐

放學鐘聲響起,部份就讀聖若翰天主教小學的學生拿著熱騰騰的飯盒,背起書包回家去。這是疫情期間學校改為半日制上學後,為解決學生用膳問題而推出的新措施,該校校長陳秀儀指出,現時校方每天也為約200位學生準備營養午餐帶回家,讓家長不用掛心子女的飲食情況。陳校長說,疫情中好些家長面對開工不足問題,或是雙職家長無法在午間照顧子女的飲食,因而推出營養飯盒,堂區也關心基層學生的家庭狀況,定期捐贈超市購物券作緊急用途。

「陳校長,在街外買飯很昂貴,現在可以吃由學校準備的飯盒,很美味,又不用在快餐店排隊,讓我吃得很放心。」有學生接受學校幫助後對陳校長說出的感受,其中有訂購飯盒的小六生呂顯揚說,飯盒菜式多樣化,每次也會吃完整個飯盒,「媽媽平日上班後很疲累,現在每天也在學校帶飯回家吃,不用媽媽擔心我午飯吃甚麼。」

由於聖若翰堂座落於小學內,平日校舍用作教學,週末及主日成為堂區中心,近日該建築物更成為一所「社區外展中心」。由5月27日開始,逢週五的黃昏至晚上,校舍搖身一變成為明愛牛頭角社區中心的外展中心,專門關顧居住在狹小劏房戶的兒童的成長需要。

溫神父指出,居住在劏房的孩子,在家中只能在床上溫習,居所狹窄缺乏玩樂空間,長遠影響兒童成長,他期望計劃善用學校課後場地,幫助兒童享有健康的生活環境,減輕家長負擔。

上述計劃名為「社區起居室——劏房健康生活有營兒童支援計劃」,計劃為給予住在人均面積不足75平方呎劏房單位的基層家庭的兒童,提供伸延生活的空間及溫習地方、興趣小組、運動訓練,圖書及玩具借用等設施。

堂區=聖堂+社區

2022年堂區更新年期間,亦是該堂慶祝建堂60周年,堂區除了於6月25日慶祝主保瞻禮外,更認為在社區彼此分享,才能圓滿地慶祝堂區主保紀念。溫神父認為教友愈來愈著重堂區一家的理念,「把『堂區』二字拆開,便是『聖堂+社區』,教會正是眾家之家,不只是祈禱的團體,而是與社區與街坊同行。」

過去三年,堂區把原本用作主保瞻禮聚餐的費用,轉為向基層坊眾送贈物資;本年堂區神父與教友舉起攝錄機走入社區,以短片記錄他們探訪露宿者的情況,作為慶祝鑽禧的其中活動。培育幹事陳文惠指出,身體力行關心身邊有需要的人,是回應「堂區是一家」的培育信息,「堂區在觀塘區多年,早已是社區的一分子,當家人有需要便伸手幫忙。」她認為傳教由教友開始,特別是影響年青的一群關心社會,藉著服務活出信仰。

 

  • 編輯 CatherineWong / 採訪 ConnieKo / 設計 MikeCha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