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露德聖母堂(上) 延綿三代堂區情

期數
4089 期
刊登日期
2022.06.30
主曆
2022 年 07 月 03 日 常年期第十四主日
4089-12.01a

按圖放大

「這裡就像一個家,教友視彼此為家人,堂區擁有小鎮鄰里的融洽氣氛。我希望讓薄林居民在最難過的時候,能感受到堂區的關懷。」置富露德聖母堂主任司鐸羅國釗神父(Salvador Rojas Vega)渴望將喜樂帶給南區家庭,也讓他們在傷心無助時得到安慰。

羅國釗神父於1990年代末曾在露德聖母堂服務,去年再次回到這個大家庭,他稱讚堂區內的人情味在疫情下不單只沒有變淡,相反,更見濃厚,家庭之間互助互愛。

港島西、南區有不少醫院,羅神父經常前往醫院探望病人,減輕病者及家人的徬徨無助感覺。早前羅神父接獲轉介,得悉一名來自非教友家庭的早產女嬰病危,於是到醫院安慰女嬰的父母,並為女嬰付洗,「可惜她過身了,但我希望她的父母知道,死亡並非終結,將來大家能夠在天鄉重聚。」

「我應女嬰父母的請求,在堂區為她舉行天主教喪禮。非教友親友對天主充滿謝意,父母也感謝堂區的幫忙。」這次喪禮亦有不少堂區教友參與,共同為這位小女孩祈禱。羅神父表示,堂區重視善別服務,他為多位亡者的親人先後到堂區慕道而感到安慰,其中一人剛於最近領洗。

舊區內洋溢年輕活力

雖然堂區所處的南區經歷人口老化,但堂區仍充滿生命力:單是聖堂毗鄰便有三間天主教學校,堂、校緊密合作,堂區為部分學校設立慕道團,幾乎每年均有師生領洗;教友亦主動送子女到堂區參與主日學,積極傳承信仰。

「兒童主日學的小朋友非常熱心學習,我會特別預備老少咸宜的道理,有一次人物特徵不連貫,有學員立即發現:『上一次不是這樣呢!』小朋友提醒我要更用心準備道理,與家長一起培育他們。」羅神父期望加強支援學校的慕道團,也為堂區內的青年提供更多服務機會。

露德聖母堂是本地少數開設英文主日學的堂區,堂區牧民議會副會長林俊明早年為了安排孩子入讀英文主日學,遂全家改到露德聖母堂參與彌撒,「主日學學生大多來自旅港的外籍家庭,他們的父母駐港公幹,平日積極參與堂區的歌詠團及聖母軍,惟疫情後少了他們的蹤影。不同國籍的教友之間沒有隔膜,齊心服務堂區。」

「我們從大堂區搬遷到小堂區,感受到更緊密的鄰里關係。」林俊明與太太多年來積極服務堂區,他和議會議員在疫情下看見區內接受隔離的人士無法取得足夠生活物資,於是與教友成立專責小組,為被隔離的人士買餸,專責小組現以其他形式服務社區。

老街坊更見鄰里情

露德聖母堂關社組與西區的明愛機構合作,為清潔工人派發防疫物資;疫情前關社組於每年11月的國際長者日向年長教友送贈禮物致意,亦與香港仔明愛給南區的長者贈送生活物資。關社組召集人盧燕筠說,區內教友大多是相識多年的「老街坊」,對社區充滿歸屬感,「華富邨一帶有很多年長街坊,教友主動關心及照應他們,展現團結的鄰里關係。」

此外,聖雲先會露德聖母堂協會於疫情前,聯同香港仔聖伯多祿堂協會,每月舉行「愛心飯局」,透過香港明愛邀請基層家庭和長者參與,他們生活艱困,有些甚至沒有親人探訪,這個外出用膳機會讓他們雀躍萬分。

露德聖母堂牧民議會會長蔡文綺早年遷居到置富後,也被熱心的教友感染,積極服務堂區,多年來擔任慕道團導師。

「不少教友老中青三代均對堂區充滿歸屬感,置富和1970年代前教友村『太古樓』的舊街坊,即使已經搬離薄扶林,仍於每個主日回來參與彌撒及服務,因為大家感受到堂區是一個大家庭。已故楊鳴章主教在薄扶林長大並曾服務露德聖母堂,他經常『回家』支持堂區的活動;在太古樓長大的陳志明神父也為堂區老教友主持殯葬彌撒。」

露德聖母堂教友積極傳承信仰心火,帶動更多家庭加入善會,服務堂區。堂區善別組成員林文志多年來鍥而不捨向妻子福傳,終於打動了她,「她主動表示希望到堂區慕道,領洗後跟我加入了讀經會,促使我也加入善別組服務亡者。」

「有教友沒有參與彌撒多年,因著太太離世而接受我們的善別服務,被我們打動,重新參與彌撒;另有受惠者亦加入了善別組。」林文志表示,善別組目前有10多位活躍成員,「他們大多身兼讀經及禮儀等職務,好能在殯葬禮儀上擔任不同崗位。」

露德聖母堂善會幹事感受到,教友之間的信仰生命互相影響,當一個家庭變得熱心,大家庭內其他成員也會被打動,一起積極傳揚主愛。

 

  • 編輯 CatherineWong / 採訪 JosephTang / 設計 MikeCha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