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愛無疆】在殉道者的愛中重生〔作者︰嚴之藝〕
上星期教友傳教士陳倩盈在本欄談到往德考克(Tangkok) 參與悼念殉道者的感恩祭,該處正是首位柬籍主教薩拉斯(Joseph Chhmar Salas)殉難的地方。2007年我們跟隨吳書成神父和教友傳教士黃文英前往探訪,當時還能看到主教最後棲身的茅寮和板床。現在經過整修,已興建簡單的紀念館,供教友憑弔祈禱。
提及在柬埔寨殉道的神父,更令我們景仰的是法籍神父拉賓 Fr. Pierre Rapin, MEP。1969-1972年他服務於加德略(Kdol Leu),位於磅湛市(Kompong Cham)以北四十公里外的一條小村,甘寶維神父較早前也曾在那裡服務。當赤柬即將入村,Fr. François Ponchaud正在安排外籍教友和神職人員撤離時,拉賓給他寫了一張字條:「教友們希望我留下,這是天主的旨意。」
之後的一年裡,神父在漫天炮火和赤柬的嚴密監視下勉力維持牧職,聖堂已被毁,感恩祭要在村民家中舉行。1972年2月,再也按捺不住的赤柬在神父屋外引爆了一枚地雷,雖未能殺害神父,但已令他嚴重受傷。神父在失去意識前向旁人留下囑咐:「若有人為意圖殺害我而被抓,請原諒他們,別傷害他們,復仇是沒有用的。對天主要有信心⋯⋯」第二天下午,赤柬軍隊以醫治為名,強行帶走拉賓神父。當晚他們送回村裡的,就只是神父冰冷的屍體。
其後的20年,柬埔寨教友就像失去牧人的羊群,他們只能在家裡或田野中,無聲地祈禱。直至1991年,柬埔寨簽署巴黎協議,全面停火。磅湛宗座監牧區前主教 Msgr. Andre Lesouef 在1992年回到磅湛,走遍街頭巷尾,嘗試尋找仍然在生的教友,最後失望而回。幸好這消息傳到在市場工作的一位魚販,她記得母親曾經描述過的神父模樣,於是把信息輾轉回報。喜出望外的神父重返磅湛,並在她的協助下買地興建簡樸的聖堂,一直沿用至今。這位女士可算是讓教會在磅湛重生的功臣,但因為工作忙碌,在堂區並不活躍。2016年我們到磅湛服務,當時的主教安東尼 Antonysamy Susairaj, MEP 請教友為我們補習高棉語,她主動請纓,當了我們三個月的柬語老師。因為她已由魚販轉為售賣金器首飾的老闆娘,我們就叫她做金姐。可惜她實在太忙,只能在黃昏上課,我們又缺乏交通工具,所以後來不得已停學了。
相比於金邊和馬德望兩個牧區,磅湛城市化的程度較低。我們在那裡住的時候,連牛油都要從金邊買回來。但那裡的聖召比其他地方活躍,這幾年我們都見到一些當地人接受培育成為神父、修士、修女,這是教會穩健發展的重要基礎。我們相信殉道者的鮮血沒有白流,而是在默默地灌溉信德的幼苗。感謝天主!
• 本專欄由香港天主教教友傳信會傳教士陳倩盈、嚴之藝、凌君慧輪流執筆。
- 嚴之藝,現於柬埔寨傳教。
圖 :01 在加德略聖堂旁邊的追思亭,耶穌像右側供奉著拉賓神父的部分骨殖。
02 筆者跟柬語老師金姐合照,攝於201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