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聖愛德華堂(上) 堂校一家 同歸一棧

期數
4092 期
刊登日期
2022.07.22
主曆
2022 年 07 月 24 日 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12.01a

按圖放大

聖愛德華是一個年長的英國國王,他關懷窮人,更曾把指環送給乞丐,足見他處處以民為先,關顧弱小者。而位於藍田的聖愛德華堂,一直效法主保聖愛德華的行實,照顧區內坊眾與長者,關心弱小,特別在本主日慶祝「世界祖父母及長者日」的日子上,更添意義。

聖愛德華堂本年慶祝創堂55周年,該堂主任司鐸、聖言會的包天浩神父(A. R. Balubun)希望藉著與教友一起,以堂區更新三年計劃「團結共融、萬眾一心」為主題,以榮主愛人作目標,同心關懷區內教友長者。

藍田位於觀塘區,該區的長者人口中,近三分之二人士居於公共屋邨,根據2021年人口普查,觀塘區65歲以上人口多達146千多人,屬於全港65歲以上人口最多的地區,根據規劃署人口分布推算,至2029年觀塘區的65歲或以上人口將增至超過19萬人。

面對人口老化現象,堂區繼續致力關懷長者,每年12月底堂區教友進行牧民探訪,探訪區內長者。

「我是聖愛德華堂的神父,今天與教友一起來探望你。」包神父於201911月剛調派到聖愛德華堂,那時疫情仍未傳出,他與教友上門探望長者,送贈物資, 並與長者分享生活與福傳。包神父到訪的家庭中,有獨居長者的家中佈滿雜物,居住環境細小,衛生情況欠佳,連找個位置坐下也有困難,包神父除了送上物資,「主要是聽他們的分享,細數生活,因為獨居長者平日甚少有人聽他們分享,我便擔當聆聽的角色。」近年因著疫情,堂區義工把物資送到長者家的門口,或通知他們前來堂區領取物資。

在堂慶期間,堂區舉辦一系列的靈修培育講座外,也特意邀請年長教友共聚,由非常務送聖體員及愛德儲蓄互助社成員合辦「銀齡朝聖團」,帶領65年歲以上教友到聖堂朝聖,藉著相聚感謝他們在壯年時給予教會的種種支持,也表達堂區對他們的關懷。包神父表示,期望教友在慶祝堂區周年之際,謹記長者也是堂區的家人,一起分享堂慶的喜悅。

堂校共建大家庭

聖愛德華堂與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共同於1967年創立,堂區座落於小學內,週一至週五,校園是學生上學的園地,週末及主日,教友便到學校參與主日彌撒與善會聚會。

聖愛德華天主教小學校長容偉鴻指出,堂校一家早已植根於學生心中,學生熟悉聖人的生平事蹟,學生平日上學,從停車場入口進入校園,見到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的壁畫,放學則由花園的方向離開,會經過聖母山;每天早上不少學生也見到神父在校園小聖堂主持平日彌撒,之後與教友離開,「有一、二年級學生對於有公公婆婆每天到學校感到好奇,我會向學生解釋學校也是堂區一部分,故此平日也會見到堂區教友參與彌撒。」

事實上,只要身在校園,便會發現「聖愛德華」隨處可見:一幅由菲律賓教友刺繡而成的聖愛德華畫像放置在禮堂入口;在學校走廊的壁報板上,不論是向學生提倡環保生活的價值教育,還是學生在中文及英文科取得好成績而榜上有名,也貼上主保聖愛德華卡通人物造型貼紙;全校學生參與品德成長活動,學生可得到主保聖人貼紙獎勵卡;每年10月舉行主保瞻禮,全校學生參與慶典,並獲贈「懺悔者聖愛德華」卡作紀念;於教會慶期或傳統節日時,校方亦設計一系列主保聖人電話貼圖,學校的美術科教師甚至為堂區設計主保聖人感謝卡。

主保聖人成為堂校標記

聖愛德華卡通人物於去年6月面世,由聖愛德華堂教友兼該校視藝科及宗教科教師賴穎慧設計,她在聖愛德華兩旁,畫上穿著聖安德華天主教小學校服的學生,「聖愛德華是年長的國王,所以頭髮是淺灰色,頭戴冠冕,手持權仗是他王權的象徵,而手拿著指環,就是紀念當年他親手把戒指送給乞丐,當學生看見以上特徵,便認得這是堂區和學校的主保了。」

賴穎慧筆下繪畫出可愛風的主保聖人,拉近學生與聖人的關係,就連堂區主日學的學生,也會認識聖愛德華卡通圖像,成為了近年堂校的標記。

今年522日,該校三名教師在聖愛德華堂領洗,副校長李瑞娟有份陪同慕道老師參與,她認為以同行者身分與老師一起慕道,在生活及教學上有共同的話題,堂區的慕道團導師更是該校舊生家長,現在成為了老師信仰路上的心靈導師。

「神父這份神職,有沒有假期?」「神父有沒有薪水?」「包神父是不是住在學校的聖堂內?」疫情下校方曾在網課期間,製作「與聖堂神父傾下計」網上短片,由宗教科統籌,邀請包神父回答一系列學生的疑問,藉此讓剛升上小學的學生認識校園內的「堂區神父」。

包神父期望,學生踏入校園時對堂區已有所認識,「認識神父是一個起步,我在學校每次見到學生也會歡迎他們,他們也認識我,知道我時常在這裡。」這裡既是學校,也是堂區,是堂校合一的大家庭。

 

  • 編輯 CatherineWong / 採訪 ConnieKo / 設計 MikeCha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