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聖博德堂(下) 熱心福傳 隨社區穩步發展

期數
4095 期
刊登日期
2022.08.12
主曆
2022 年 08 月 14 日 常年期第二十主日
10.01a

按圖放大

聖博德堂於聖博德學校地下禮堂舉行彌撒,禮堂內設有一道閘將聖堂與學校分隔,每逢上課天,閘門拉下,教友在內參與彌撒。聖堂於早上七時舉行平日彌撒,學生則在七點十五分起相繼集合在禮堂,早會後上課——一閘之隔,教友聽到學生歡樂的嬉戲聲,學生也聽到聖堂中的樂聲。

堂區助理司鐸羅敬業神父表示,由於聖堂位於學校內,學生對神父十分熟悉,遇見時會主動問候;在平日彌撒進行時,老師也會提醒在閘外的學生調低音量,尊重彌撒的進行。有時參與彌撒的教友人數太多而需要站到閘外,其中一次,羅神父到閘外向教友送聖體時,一位學生在旁好奇地問:「這是甚麼?好吃的嗎?」學生就在這環境中逐漸認識信仰。

播下信仰種籽 學習關愛他人

聖博德學校禮堂的一邊盡頭是聖堂的祭台,另一邊是學校的舞台。聖博德學校校長張作芳說:「如果禮堂的椅子朝聖堂祭台方向排列,學生便猜到接著要進行宗教活動!」

張校長表示,堂區神父定期在早會中帶領祈禱,並會出席學校的重要活動,所以學生對神父也不陌生。每年,宗教科老師在試後活動中,也會帶領低年級學生參觀聖博德堂,

「因為這是信仰的一個重要地方。」

張校長認為,聖堂位於學校內,除了有助播下信仰種籽,亦由於教友經常進行不同社區服務,「學生見到教友如何關愛他人,從而會反思為甚麼有人願意犧牲時間、金錢去服務」,從中學習到如何在生活中關愛鄰人。

敬禮堂區主保

聖博德小堂在1963年成立,設於橫頭磡村十七座天台,為橫頭磡和樂富區的居民服務。直到1965年,聖博德學校校舍建成,彌撒中心便遷到學校二樓。後來,學校地下禮堂的小聖堂落成,主日彌撒從此改於禮堂舉行。

聖博德堂的設計簡約,兩旁的紅、黃、綠色及透明玻璃窗,能讓天然光線射入祭台上;上方的七盞射燈又以十字架模式排列,從中央的基督苦像向外延伸,使祭台光潔明亮。

在祭台的右邊,放有堂區主保聖博德的聖髑,聯同矗立在聖堂外的聖母像及聖博德像,供教友作祈禱默想。

與聖母聖誕堂合併

聖博德堂成立逾半世紀,曾經歷眾多重要事件,其中,由於社區環境轉變,教區在1990年決定把聖博德堂,與在九龍聯合道華德學校內的聖母聖誕堂合併,為堂區帶來了新景象。

曾任聖博德堂牧民議會主席的羅翠蓮,便曾經是聖母聖誕堂的教友。羅翠蓮嬰兒時期在聖母聖誕堂領洗,一直在聖堂內成長,在1990年知道兩堂即將合併,羅翠蓮正擔任堂區牧民議會主席,她憶述教友知道堂區要合併時,皆感到震驚,「覺得失去了一個屬於自己堂區的地方。」

羅翠蓮當時也感到不捨,但作為堂區議會主席,她也肩負責任與其他議會成員,到聖博德堂與堂區的任澤民神父(J. Cioppa),商討兩個堂區合併後的安排,其中成功把聖母聖誕堂及聖博德堂的原有善會,例如宣讀班、聖詠團等,聯合在一起。

她提到,當年聖博德堂給她最深刻的印象是,由於教友人數較聖母聖誕堂多兩至三倍,除了有較大型、多種類的服務及活動外,善會之間的分工也較分明。她亦特別感謝任澤民神父對聖母聖誕堂教友的關顧,使教友逐漸投入堂區生活,「他的親和力令聖博德堂及聖母聖誕堂的教友聯繫起來。」

隨社區穩步發展

資深教友、曾任堂區議會主席的郭耀民見證堂區多年來的成長和發展,他於1972年加入了當年才成立的聖詠團,與其他教友一起在彌撒中,以歌聲讚美上主。

他提到堂區在80年代中期,開始舉辦大型的福傳活動,由宣讀班、聖詠團及輔祭會協助舉辦,其中聖詠團負責創作主題曲,吸引很多非公教青年參與,「氣氛很好,吸引人慕道。」

聖博德堂來年慶祝成立60周年,郭耀民指出,有賴堂區教友多年來的熱心福傳,使堂區穩步發展,亦培育出司鐸聖召,例如教區的李志源神父,「堂區一直隨著社區的發展而成長」。

 

  • 編輯 CatherineWong / 採訪 ElaineNg / 設計 MikeCha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