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裡尋祂】慕道者人數下滑〔作者︰蔡惠民〕

期數
4097 期
刊登日期
2022.08.26
主曆
2022 年 08 月 28 日 常年期第廿二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眾裡尋祂今年復活節後,堂區開始恢復公開彌撒,雖然參與人數仍有限制,但基本上慢慢回復正常。與此同時,不少慕道班亦陸續開新班;不過,報名人數卻顯著遜於預期,部分堂區甚至錄得單位數字,大幅下滑的情況都反映在各鐸區會議的交流和報告中。究竟是甚麼原因導致慕道班導師或慕道者流失?相信不少人會聯想到是政治前景和移民潮。

本以為新一年的教友培育課程也會遇到相同的情況,心理上已做了最壞的打算,怎知截至這星期為止,雖然離九月份開課的時間仍有個多星期,結果卻令人喜出望外。教理班、宗教及倫理科老師訓練課程、神學、哲學、宗教學、聖經等二至四年不等的課程,錄取人數不單保持平穩,甚至不跌反升。這實在是可喜的現象,說明移民潮確實造成教會不少人手流失,但與此同時,亦有不少有志者願意裝備自己,積極投身教會。

上星期教區共議同行諮詢小組提交了這次問卷調查的分析報告,結果讓我明白慕道者人數下滑的更根本原因。報告的重點主要分成兩方面:一是目前堂區架構的僵化和「官僚」,窒礙了堂區與時並進的發展;二是堂區生活未能滿足教友對深化信仰和屬靈成長的渴望。兩者連起來所呈現的圖畫,就是堂區並不是教友信仰生活得到持續培育和成長的地方。

首先,不少意見認為堂區存在很多不成文的「傳統」,被一些「資深」教友所把持。他們處事因循,導致新血不容易被接納;加上本堂神父的調任容易使牧民方向失去連貫性,甚至出現推倒重來的情況,這些都是教友卻步和觀望的原因。因此,在缺乏新思維和歸屬感的情況下,堂區面對社會的不斷變化,自然亦未能跟上步伐。分析報告指出,不少教友認為堂區普遍未有善用社交媒體,作為加強教友間的連繫或分享成功牧民經驗的平台;亦有指出堂區只著重聖事生活,缺乏對社區邊緣人士的接觸和關心。

另一方面,問卷的結果顯示,很多教友希望在堂區的架構組織中,找到人與人可以彼此信任、交流、支持和分享的空間,例如信仰小團體、靈修和聖經分享聚會、甚至是不同年齡層或以家庭為單位的祈禱和禮儀等,好使信仰能得到持續的內化和成長。當這些渴求都未能在堂區尋獲時,教友很自然開始流失,特別是完成主日學的青少年,或領洗後的新教友。

所以,導致慕道班人數下滑,移民潮可能只是一個引發點,更深層的原因,原來是教區積習已久的問題。感謝參與這次問卷調查的教友,藉著「共議」讓我們聽到聖神的聲音,期望我們繼續在聖神內「同行」,共同為教區的更新而共負責任。

 

* 本專欄每月首主日由周守仁主教執筆,其餘主日由四位副主教(夏志誠輔理主教、蔡惠民神父、甘寶維神父、陳永超神父)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