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聆聽受造界的呼聲

期數
4099 期
刊登日期
2022.09.09
主曆
2022 年 09 月 11 日 常年期第廿四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社論教宗方濟各早在7月下旬發表受造界祈禱日文告,主題為「聆聽受造界的呼聲」,有關文告經已翻譯成中文,好讓本地教友細閱,了解教宗為人類的共同家園所作的懇切呼籲,並反思過度開採資源所帶來的挑戰。

教宗於2015年頒布《願祢受讚頌》通諭,此後將每年91日至104日亞西西聖方濟瞻禮,定為「受造界時期」,鼓勵全球各地的天主教徒,更新對天主的信德,並以獨特的方式,將祈禱和行動結合,以照料我們的共同家園。本地堂區及教會團體舉辦各項活動,喚醒大眾認真看待並實踐生態皈依。

過去數月以來,我們不斷談論要為受造界祈禱,極度重視這項議題,原因是《願祢受讚頌》通諭頒布至今經已逾七年,但人類的行為及生活模式未有作出適切的改變,對通諭所提出的生態危機置若罔聞,某些國家及大企業仍舊以金錢利益掛帥,漠視大地的吶喊。

的確,人們過度消費,濫用天然資源,破壞生態環境,許多生物因而絕種,生物圈和食物鏈的改變帶來深遠的影響。另一方面,人類過度開墾、砍伐樹木導致全球氣溫上升,根據2021年全球氣候狀況報告,過去7年是有記錄以來天氣最熱的。全球氣溫上升加速了冰川的融化,造成了河水泛濫;氣候變化亦引發各種大自然災害:乾旱、火災、海嘯……大地正在哭泣,不同的生物正在哀號。

香港在生態保護方面,環境保護署積極推行電動車普及化計劃,希望藉此減低碳排放量,改善空氣污染問題;港府同時推動再生能源,並加強廢物循環再用,減低因過度消費造成土地污染。當然,最重要是改變大眾的心態,在實踐生態皈依上,我們放眼普世之餘,不妨從日常生活習慣做起,每天實行一項善工,例如透過祈禱或接觸大自然,注意天主的臨在,成為「生態良民」。皈依的過程中,大家別忘記關懷貧苦及弱小者,因為這些群體在生態及氣候危機中,往往首當其衝受害。

讓我們繼續為受造界祈禱,透過行動與大自然修和,感謝生命提供的各種機遇。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