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教友投入服務 實踐基督精神

期數
4100 期
刊登日期
2022.09.16
主曆
2022 年 09 月 18 日 常年期第廿五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02.01(本報訊)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後強調平信徒的角色,提升了他們在教會內服務與領導的角色。因著這些改變,有團體便藉著舉辦培訓課程,幫助教友實踐基督精神的同時,讓他們能更全面、有系統地服務。

「有時與病人交談,說話可能觸碰到病人的內心傷痛處,義工便要懂得如何即時反應,或在服務後疏導自己的情緒。」教區醫院牧民委員會執行幹事蔡小慧講述牧靈義工的培訓及服務時表示,牧靈義工多年來在醫院,紓緩病人及家屬的情緒,照顧牧靈需要及陪伴病者走過困難,「他們在服務前須接受醫院牧靈義工培訓,包括認識醫院規則、探訪理論等。」

教區醫院牧民委員於1991年成立,並由2000年開展義工服務,透過每年開辦牧靈義工培訓課程,培育義工關懷病人。

教會職務文憑課程
學習陪伴亡者親友

本頁圖片/檔案 - 02.02教友林敏燕早年便接受牧靈義工培訓,在疫情前經常到醫院探訪病患。她表示,在服務中見過不少瀕死的病人,感受到病人與家人的無助,「我就想到牧靈服務之後便是善別服務。」於是,她報讀聖神修院神哲學院開辦的教會職務文憑課程(善別牧民專修),於本年完成課程並加入堂區的善別小組。

目前聖神修院神哲學院開辦教會職務文憑課程,開設善別牧民及監獄福傳兩個專修,兩年制課程提供教會職務的神學基礎、相關訓練和實習,讓學員在實習期間,吸收前人的服務經驗。

林敏燕指出,從課程中學習如何接觸亡者家屬及安排殯葬事宜,也有社工教導哀傷輔導,好能陪伴及安慰亡者家屬,度過傷痛的時刻。

其中一次善別服務,林敏燕見到一位亡者親友情緒十分激動,親友旁的小朋友雖然情緒受到影響,仍默默替親友掃背。林敏燕便走到親友旁輕拍他的肩膊,又稱讚小朋友的行為。這無聲的安慰,使親友平靜下來,小朋友的情緒也不再繃緊,「其實服務重要是讓亡者親友知道他不是孤單一人,有人明白他的傷感。」

這位2017年領洗加入教會的教友先後報讀醫院牧靈義工培訓、教會職務文憑課程與神學課程,「在課程及服務中,我增進了對天主的認識。」

服務中找到友情

教友蔡真真本年剛完成教會職務文憑課程(監獄福傳),過程中透過書信,進行監獄福傳。

蔡真真指出,她在課程中學習到以同理心與囚友同行,也認識到更多幫助囚友的教會組織。此外,她亦運用所學與兩位囚友保持書信往來,「每次收到『院所朋友』親手寫的信,我都感受到他們的心意,尤其每封信都寫得很工整,更令我感受到他們在寫信時的用心。 」

她指出藉著書信往來,她與囚友之間會互相祝福,除了彼此代禱外,「他有時也會在信中提醒我天氣炎熱,要多喝水。這些都令我更珍惜這一份友情。」(吳)

 

圖 :01 牧靈義工及教友參加屯門醫院牧靈部的活動(資料圖片)
       02 教友蔡真真透過書信,作監獄福傳。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