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亮行】做個明智的人〔作者︰閻德龍〕
常年期第廿五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亞八 4-7
答唱:詠 113
讀經二:弟前 二 1—8
福音:路十六 1-13
今日福音中,耶穌所講的比喻往往用「不義」的管家為題,這管家的「不義」,可能是不善管理,浪費了主人的錢財,又或中飽私囊,將主人部分的錢財據為己有。由於管家的「不義」行為被告發,主人要和他算帳。管家沒有為自己辯護,足見他知道自己理虧。主人撤去他的職務,管家想到往後的日子裡,他還可以做甚麼呢?掘地罷,他沒有氣力;討飯罷,他也害羞。」(路十六3)管家遂當機立斷,以明智的方法解決危機。
當時債戶的欠單,或是欠款加上管家的佣金;或是欠款加上利息。如屬前者,管家的改寫只是免除債戶給自己的佣金,管家是用自己的錢財為自己日後鋪路,難怪主人稱讚他辦事精明;假如債戶的欠單是欠款上加上利息,由於舊約法律要求以色列人不准收取窮人的利息,管家改寫欠單上的利息,正暗示主人也有不義,不會向他追究,這樣做也可為自己的未來鋪路。主人讚許管家明智,因為他懂得審時度勢,讓自己將來生活匱乏時,這些因他受惠的債戶會回饋他,款待他。
這比喻教訓我們要臨危不亂,避免做出不明智的反應,如自殺、傷人、借高利貸、溺賭等,這不但無補於事,反使情況更糟。耶穌要求身為「光明之子」的我們,要學習管家的明智,精明而富創意地應對危機,學習他怎樣為自己的前途費盡心力。
接著的幾個教訓,大致上要人認清生活的目的,在天主和財富間作一個基本抉擇。耶穌提醒我們不能侍奉天主而又侍奉金錢。金錢不一定指財物,金錢泛指除天主外,那些佔據我們內心的東西,如使我們營營役役,竭力追求的名譽、地位、權勢、甚至一些理想等,因這一切使我們忘記天主在我們生活的重要性。此外,耶穌說:「在小事上忠信的,在大事上也忠信;在小事上不義的,在大事上也不義。」(路十六10)正如讀經一提及的商人以假秤欺人及壓榨窮人(亞八4-5),表面看屬小事,但持續性的欺騙,卻使人變得貪婪,以財富取代天主,作為自己生活的目標。
在讀經二,保祿宗徒告訴我們應有的生活態度:「要為一切人懇求、祈禱和謝恩……為叫我們能以全心的虔敬和端莊,度寧靜平安的生活。」(弟前二1-2)除了為人祈禱、轉求與謝恩外,我們要重新檢視自己的生活態度,以天主悅納的方式生活,關心愛護他人,特別是社會上的弱勢社群。我們不應只為自己生活,還要以生活見證信仰,使其他人認識福音的喜訊。
我們既以選擇天主,讓我們祈求天主賞賜我們明智的恩寵,懂得選擇天主作為主人,並學習管家明智的處理生活的危機;同時,善用天主賞賜的一切,關愛他人,在生活中光榮天主!
• 作者閻德龍為教區神父,香港明愛總裁,聖神修院神哲學院靈修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