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亮行】比享樂更重要的事〔作者︰閻德龍〕
常年期第廿六主日(丙年讀經)
讀經一:亞六 1,4-7
答唱:詠 146
讀經二:弟前 六 11—16
福音:路十六 19-31
為甚麼我們生活的世界總是富者愈富,貧者愈貧?按照聖經所載,宇宙萬物都是天主創造的,世界上所有財富,原是為全人類所享用,各人的私有財產,是天主託付管理的,因此,所有的人皆不可擅自取用,將之據為己有。不過,實際環境中,財富不均,貧富懸殊卻是不爭的事實。這是由於人們不懂得管理並善用大地的資源,導致人與人,還有國與國、南北半球之間存在著貧富懸殊的差距。人類需要有整體性的意識,關心並合力解決貧富不均的現象,讓人人得溫飽,過著有人性尊嚴的生活。
今日福音中,富翁與拉匝祿的比喻也是發生在一個貧富懸殊的背景下。比喻中的富翁身穿紫紅袍和細麻衣,顯示他司祭的身分,但他卻「天天的奢華地宴樂」,(路十六19)既不工作,亦不守安息日和法律;不理天主,更不理會他人。法律和先知都要求以色列人幫助窮人。拉匝祿「滿身瘡痍」,有狗來舔他的瘡痍,他也無氣力把牠趕走。他躺在富翁的大門前,即在富翁出入必經的路上,富翁不可能見不到。拉匝祿指望的僅是富翁桌上掉下的碎屑充饑,但也得不到,足見富翁連舉手之勞也見死不救。結果兩人死後,富翁在陰間受苦,拉匝祿因在世時「受盡了苦」,能在亞巴郎懷中受安慰。(路十六23)
最後,富翁要求亞巴郎打發拉匝祿回去警告他的五個兄弟,亞巴郎雖然沒有這樣做,但實際上,那「五個兄弟」在場聆聽耶穌的比喻,他們若明白耶穌的教訓,自會回去善待周遭有需要的兄弟姊妹。那「五個兄弟」其實也可以是指我們,我們可能在生活上沒有做十誡不准做的事,如不可殺人,不可偷盜,不可姦淫,不可作假見證;但若是我們生活只顧為自己打算,只管自己享受,絲毫不關心別人的需要,我們便是富翁的翻版。在現實的生活中,富貴很容易使人不知不覺間,只顧奢華宴樂,對窮人的疾苦不聞不問,遑論作出慷慨幫助。
主耶穌透過比喻提醒我們,如果人人只追求一己的物質享樂,世界將變得一無所有,繁華的外衣隱藏的是人與人的隔膜,是人與天主的疏離;更是人類自私、醜惡的鐵證。世界原是天主所創造的,天主從來沒有屬意某一撮人獨攬大地的資源。因此,富有的人需要關愛並幫助社會上的貧苦大眾,另一方面,貧窮的人應盡自己的能力工作,賺取生活所需。人不應為賺取更多的錢財,讓自己成為工作和金錢的奴隸。當人只顧滿足一己的慾望,他最終會失去永恆的福樂。
作為基督徒,我們應在生活上履行正義,善用世物,並按自己的能力,關懷幫助社會上貧苦弟兄姊妹的需要。實在,人生不應只顧享樂,還有比享樂更重要的事要做。
• 作者閻德龍為教區神父,香港明愛總裁,聖神修院神哲學院靈修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