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聖瑪竇宗徒堂(下) 凝聚教友服務堂區

期數
4105期
刊登日期
2022.10.21
主曆
2022年10月23日 常年期第三十主日
kkp10-11_1200px

按圖放大

共用圖片/檔案 - 區區有聖堂上世紀七十年代,屯門蝴蝶灣只有沙灘和石灘,別說高樓大廈了,就連社區設施也不見完善。為牧養區內的教友,已故的陳達明神父早於1983年已開始在仁德天主教小學的禮堂舉行彌撒。隨著區內屋苑相繼落成,區內的教友愈來愈多,聖堂於1984年定名為「聖瑪竇彌撒中心」。

教友關錦芳1984年搬至蝴蝶邨居住,參與了聖瑪竇彌撒中心成立後的第一台彌撒。她憶起當時只有40多位教友,在堂區中身兼數職,既是領經員、歌詠團成員,也是服務組的成員,「教友人數少,經常碰面,誰有到或沒有到也知道。」她認為教友關係親密,使她對堂區的歸屬感更深厚。

那時候,彌撒中心剛成立,不少新教友加入,關錦芳參與堂區其中一項服務,便是與探訪組的成員及教友,一起探訪新遷入的教友家庭,邀請他們加入堂區。至今,她和子孫三代都是聖瑪竇宗徒堂的教友。

教友一呼百應 攜手參與堂區服務

隨著堂區發展,善會及功能小組,例如禮儀組、傳教組及祈禱宗會等亦相繼成立,教友各司其職,服務堂區。教友藍麗清加入聖瑪竇宗徒堂區大約30年,她表示最初被教友的熱情所吸引,使她也投入堂區活動。

「我之前參與主日彌撒後,便與小朋友去飲茶、逛街。」但是藍麗清見到這裡的教友熱心參與堂區服務及愛德活動,例如參與探訪服務的教友,亦願意前往偏遠的地方取食物,再回家進行包裝,她表示教友一呼百應參與服務,感染她也想為堂區出力。

藍麗清後來加入祈禱宗會,每星期為教友、病人、亡者、家庭祈禱;她亦服務堂區,在彌撒前後協助清潔場地, 給神父熨祭衣等,「我平日帶子女到仁德天主教小學上學, 又會參加平日彌撒,或與教友在聖堂閒聊,差不多每天都在聖堂內。」

感受到天主的臨在

「聖瑪竇宗徒準堂區」於1993年升格為「聖瑪竇宗徒堂區」。多年來,堂區的外圍建築不斷改變,當中包括1999年在小學外牆加建十字架,讓途人更容易看到教會的標記,感受天主的臨在。

2003年暑假期間,仁德天主教小學一樓加建祈禱室,讓師生及教友有更大的空間參與宗教活動,譬如朝拜聖體。由於參與平日彌撒的教友人數日漸增多,祈禱室便於2007年暑假期間,改裝為小聖堂。小聖堂有40多個座位,左側有苦路像,右側有聖瑪竇像,教友在小聖堂內可祈求聖人代禱。

聖瑪竇宗徒堂於學校禮堂舉行主日彌撒,而該禮堂於2008年重新裝修,新置雲石祭台、讀經台、領洗池及窗門上的玫瑰經透光膠貼,使人更深刻感受到宗教氛圍。主任司鐸成啟明神父介紹領洗池時稱,池身以希臘文寫有「重生」,象徵教友藉洗禮而重生成為天主的子女。

堂校合作 增加歸屬感

堂區與學校緊密合作,仁德天主教小學校長羅淑貞表示, 這有助於培育學生信仰。學校每年向學生推廣主日學,加深他們對信仰的認識;亦邀請他們參與堂區活動,例如主保瞻禮, 增加學生對堂區的歸屬感。

學生以外,學校亦為家長舉辦家長信仰培育小組,包括讀經、祈禱、分享活動,「家長之間分享照顧小朋友的經驗,再慢慢說到宗教道理。」此外,學校亦舉辦家長慕道班,本年共有三位家長領洗。

除了學生及家長參與聖堂活動,學校也歡迎教友參與學校舉辦的活動,羅校長舉例說,學校曾舉辦「仁德電影會」活動,由基督小先鋒及教友學生充當服務員,師生及教友一同欣賞電影,增進堂校之間的交流。

青年成長後服務堂區

堂區在社區中持續成長,年長教友帶同子孫到聖堂認識信仰,這些青少年成長後也回饋堂區。中六學生黃寶瑤小時候在父母及祖父母帶領下,到聖瑪竇宗徒堂參與主日學,「星期日回聖堂,已成為一種習慣。」

中學二年級開始,黃寶瑤便擔任主日學助教,主要協助維持課堂秩序,「因為昔日上主日學時很開心,導師又邀請我擔任助教,便答應了。」在課堂中,黃寶瑤與小朋友坐在一起聽課,在有需要時提供協助,教學相長,「我同時間也在上課, 加深對信仰的認識。」

主日學負責人司徒善盈也曾經擔任主日學助教,後來成為導師服務堂區。她特別感謝堂區給青年提供很多學習及嘗試的機會,「感到有一群懷著同一信仰的同行者,一起服務。」

近年在疫情下,聖瑪竇宗徒堂開展不同的網上社交平台,凝聚教友或傳遞最新資訊,牧民議會內務副會長梁俊傑認為,疫情讓堂區作出重大的改變,「發現到這個堂區卧虎藏龍,擁有不同的人才,一起使堂區變得更加好,更加有凝聚力。」

 

・編輯 CatherineWong / 採訪 ElaineNg / 設計 MikeCha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