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弱勢社群同行 邁向天國

期數
4107期
刊登日期
2022.11.04
主曆
2022年11月06日 常年期第三十二主日〔丙年〕

(本報訊)「即使香港天主教教區正義和平委員會(正委會)將於本年底改名為『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我認為最重要的不是它的名字, 而是它關顧弱勢社群的精神。」阮美賢說。她於1991年至2002年擔任正委會執行秘書,並於2007 年至2009年成為副主席。自2020年起,她出任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的教會顧問,而且她也是聖神修院神哲學院的社會倫理學教授。

教會依循梵蒂岡第二屆大公會議(梵二)的革新,透過積極地關心社會事務,致力與其他志同道合的羣體,建立一個四海一家,以正義、仁愛、和平來維繫的人類社會。梵二於1965年頒布的《論教會在現代世界牧職憲章》,鼓勵天主子民「辨別時代徵兆,並根據福音來加以詮釋。」【4】宗座正義和平委員會於1967年的成立,以及1971年世界主教代表會議發表的以《世界正義》為主題的總結文件,都是梵二的成果。

教會這種開明的態度也影響了香港教區。阮美賢回憶說,胡振中主教於1977年成立正委會, 就正是為了關顧香港社會的弱勢群體,並為信眾提供教會的社會訓導上的培育。

正委會為成立30周年而出版的刊物《天國道上與弱勢同行》,於正委會的工作總結上提及, 這組織在70年代後期至80年代關注的問題包括: 房屋問題和擠逼的生活環境、漁民妻子的居港權及其他弱勢社群問題。正委會也十分留意《基本法》的立法,並舉行諮詢會以收集意見。

正委會於1984年開始參與亞洲主教團協會舉辦的活動,特別是按人類發展的動向,研究亞洲地區相關的議題。它從1988年起,特別關注越南船民的處境,廣發傳單和聲明,並組織研討會和工作坊,呼籲社會大眾更深入地了解難民的處境和反對強制遣返。

直至90年代,正委會就低收入家庭的醫療福利、輸入外勞、人權教育和回歸前的憲政發展等問題都發表了不少意見。它也就海外的人權問題發聲,而在2000年代後期,特別關注菲律賓的非法處決案件。

阮美賢於90年代初,開始在正委會任職。她指出,正委會十分關心弱勢社群,尤其是越南船民,因為當時香港是這些被視為難民的船民的「第一收容港」。她回顧說,正委會當時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市民大眾對因受到迫害或按經濟理由而不得不逃來香港的船民抱有偏見。許多越南船民多年被困在封閉的難民營地,等待其他國家收容或面對被遣返,在飽受壓力下,難民不時爆發暴力事件。阮美賢記得媒體對船民的報道通常是相當負面的。「因為船民沒有發聲的機會。首先,他們在封閉的營地中無法與外界溝通,其次,他們不諳本地語言。」她說。

她記得正委會經常與定期探訪難民營的教會人士保持聯繫,讓媒體可以報道不同的觀點,也令公眾了解難民營的苦況。正委會亦就事件會見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辦事處的官員。

正委會處理的另一個議題是香港居民在內地出生子女的居留權問題。香港政府於1999年請求中國人大常委會就《基本法》第二十四條釋法, 就此否定了香港居民在內地出生子女的居港權, 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她憶及當年正委會與甘浩望神父,以及不少基督教民間團體和律師合作,透過在報紙上發表文章及組織和平集會等,來捍衛兒童的權利。

這兩個議題只是眾多例子中的寥寥兩個,但足以證明正委會深感要為社會上被忽視的人士發聲。「無論這些人士的社會和經濟背景如何,他們都應與其他人士享有同等的人性尊嚴,這是天主教社會訓導的基礎。」她強調說。

「天主教社會訓導是以整體綜合的角度,將人,而不是經濟,放在發展的中心位置。天主既是基於愛而創造了我們,我們便要善用天主賜予我們的才智,尋求個人的成長,並尋求如何滿全人生意義。這就是為何我們把人的發展方向,從整體上來考慮和加以人性化。」阮補充道。

教宗本篤十六世在他2009年發表的《在真理中實踐愛德》的通諭中指出,利潤應被視為達到「作為最終目的之共同利益」的方法。他引用教宗聖保祿六世1967年發表的《民族發展通諭》【關於人民的發展】說:「保祿六世希望看到的經濟發展是真正的增長、造福所有的人,並且是可持續的發展。」【21】

阮認為目前香港的弱勢社群包括女性勞工、低收入家庭、新移民、少數族裔、露宿者以及需要重投社會的更生人士。她認為,正委會以及教會內其他團體已經指出了部分問題所在,但為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我們應按天主教社會訓導, 長遠地為全體社會大眾建立一個合乎正義的制度,這才是關鍵所在。

阮指出,在《民族發展通諭》(Populorum Progressio)和其後的教宗通諭中,教會一直堅持,一個合乎正義的制度不僅為所有人提供基本的生活所需,而且可確保人在社會、文化和靈性層面的發展,這樣人們便能有平等機會,各展所長來回應天主的呼召。

阮認為,由於近年來的社會變遷,港人在不同層面參與社會議題的積極性可能會降低。今日正委會可能需要採用不同的策略來表達意見,但這並不表示正委會將減少關注社會動態。「我認為,如果以和平及理性的方式表達關注,政府理應會以開放的心態接受不同的觀點。」她說。

她補充,事實上天主教的社會倫理和靈修之間有著密切的關係。「作為平信徒,我們需要以清醒的心態和深厚的靈修來觀察和回應時事。過去幾年以來,教宗方濟各再三強調整全生態學的概念,使我們看到萬物之間的相互聯繫和各種議題彼此間如何息息相關。我們有必要裝備自己, 以信德來面對不同的挑戰。」她說。

她認為,正委會近年來倡議回歸大自然和相關的靈修,這是加強我們與天主之間的關係良方。「如果我們與天主保持密切聯繫,我們就能更容易對他人和對地球表達我們的關愛。」她說。(公)

系列六之四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