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玫瑰堂(下)舉心向上 與主相遇

期數
4112期
刊登日期
2022.12.09
主曆
2022年12月11日 將臨期第三主日〔甲年〕
12111001-cover

共用圖片/檔案 - 區區有聖堂1900年,英國從印度調派軍隊到香港,在九龍半島駐紮。當時神父為了軍人教友及其他教友的牧民需要,向嘉諾撒修會借出活動場所改為小堂,舉行主日彌撒;後來尖沙咀區急速發展,教區在1901年於尖沙咀興建小聖堂。但隨著外籍人士,特別是葡萄牙籍教友不斷增加,小聖堂不敷應用。葡萄牙籍教友甘曼斯醫生(Anthony Gomes)與妻子在1903年,慷慨捐款興建新聖堂,這成了位於漆咸道的玫瑰堂。

直到今天,玫瑰堂仍然服務中文及英文團體的教友,當中包括葡萄牙、菲律賓、印尼及其他國籍的教友;每個主日有四台粵語彌撒及提前主日的彌撒,並有三台英語主日彌撒,牧養堂區內的教友。

葡萄牙籍教友Deirdre Therese Chaves自小在堂區成長。如果要用一個字來形容玫瑰堂對她的意義,她不假思索地回答: 「家」。Deirdre年小時已熱衷於服務堂區,她笑說:「爸爸曾問我為甚麼不住在聖堂內。」

雖然Deirdre小時候住在鑽石山,但一家人每星期也會到玫瑰堂參與主日彌撒,「在這裡,我會見到其他親戚。同時,我的祖父母住在堂區附近,參與彌撒後,我與家人會上祖父母家中用餐,歡度家庭日。」

成長後,Deirdre進一步服務堂區,與當時負責英文團體的助理司鐸于榮恩神父(James Huvane),開展「Children’s Catholic Instruction Programme」,培育英語團體的小朋友, 與他們準備初領聖體及堅振聖事。

哥德式建築設計

玫瑰堂的內、外設施在過去100多年不斷進行改善,而聖堂在1990年展開大型維修及擴建工程,建成今天所看到的玫瑰堂。

玫瑰堂採用典型的哥德式建築設計,尖形的窗戶、尖形拱門及尖塔等都是哥德式建築中的必要元素,以增加建築主體的垂直性,令教友在聖堂內舉心向上,與主相遇。

聖堂的中軸線上設置以「天圓地方」為設計的聖洗池,教友不論從正門,還是側門進入聖堂,都會經過聖洗池,比喻人在基督內重新。此外,聖堂兩側的入口分別設有修和室,這就像是天主張開手臂,歡迎浪子回頭,懺悔改過。

祭台上的玫瑰經畫像

這間聖堂以龐貝聖母(玫瑰聖母)命名,源於一幅在拿坡里收藏的圖像:聖母右手抱著嬰孩耶穌,耶穌伸出右手,把玫瑰唸珠交給聖道明;聖母的左手向下垂,手中的玫瑰唸珠交給聖加大利肋。在聖堂的祭台上,便有聖道明及聖加大利納聖像,置於龐貝聖母聖像的兩側。

祭台的上方,在龐貝聖母聖像兩旁更有不同圖案的彩色 玻璃——右方的彩色玻璃描述耶穌五傷,讓教友體會耶穌為救世人而犧牲的精神;左方的玻璃則是風和鴿子,象徵聖神引導及帶領教會。

玫瑰堂的建築特色之一便是在祭台上方、拱形牆壁上的玫瑰經畫像。由於聖若望保祿二世,於2002年在原有玫瑰經15端中增訂「光明五端」,玫瑰堂便於2006年聖誕節前,在拱形牆壁上原有的15端玫瑰經畫像,加入了「光明五端」,合共20個玫瑰經畫像,時刻提醒教友要與天主的恩寵合作,效法聖母,獲享圓滿的生命。

玫瑰堂的經樓放置了管風琴,而在聖堂旁則有一座鐘樓,當中的大鐘曾在日本佔領香港期間被出售,直至1948年才獲一位意大利藝術家慷慨捐贈補置。

縫製祭台布及領洗頭紗

1947年,玫瑰堂在聖堂旁建立禮堂,以供教友進行不同的宗教活動。這禮堂於2003年得到一位夫婦捐助,而得以重修,並命名為「聖類斯葛利寧」禮堂。在1957年成立的棉衣組的組員也會在禮堂內,為有需要人士縫製衣物。

棉衣組在成立初期,利用捐贈的布料縫製衣物,贈予有需要人士。組員陳燕儀加入棉衣組30多年,她表示當時有工廠結業後,捐贈了數部縫紉機給堂區。組員除了縫製衣物給本港的長者、基層,有時候澳門神父也會前來取床單、被袋等送去澳門。

時至今天,棉衣組已甚少縫製上述衣物,但偶爾也會為堂區縫製祭台布,及候洗者領洗時所佩戴的頭紗。

過去逾一個世紀,玫瑰堂的設置和服務應時代需要而改變; 但教友敬愛天主的心始終如一。


  • 編輯 CatherineWong / 採訪 ElaineNg / 設計 MikeCha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