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道 ‧ 自在】離開又折返

期數
4118期
刊登日期
2023.01.20
作者
張馥欣
主曆
2023年01月22日 常年期第三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工道自在

筆者近月多番嘗試,令勞工牧民中心的外展街站變得更「吸人眼球」,目標是接觸更多隱藏在社區中,羞於求助的基層婦女勞工,特別是身兼多職的一群。可喜的是,這做法還算收效,不少婦女會站在遠處默默觀望,猶豫許久後鼓起勇氣走上來查詢服務。隨著雙方關係的建立,我發現她們的背景和人生軌跡固然不同,卻同樣散發深深的孤獨與無力。以下是她們的故事:

無法病愈的年輕媽媽

我曾遇上一位年輕單親媽媽,抱著一個幼嬰,站在遠處久久觀望,離開又折返,最後她終於走過來街站詢問服務。她曾從事客戶服務多年,過去工作穩定,生活無憂,但遭遇婚姻失敗需要獨自照顧幼兒,現與女兒蝸居100呎劏房。每日送孩子去托管後,就匆匆上班數小時。但疫情令工作不穩定,加上女兒身體欠佳,經歷過數不清半夜將女兒送院的時刻,再通宵達旦看護,長期疲勞的她也病倒了,且久久不愈。即使有家人的支援,也是遠水不能救近火,她身體時好時壞,工作時有時無,對生活的擔憂恐懼來襲時,就只能抱著女兒哭。

自願提早上班的外判女保安

她又是一個居住劏房的單親媽媽。為了一份可以兼顧家庭的工作,每日清晨由深水埗到北角返工,人工低且工作磨人。女保安勞工意識較高,對於不合理的工作會提出意見,同時又十分體貼,長期早早報到,令通宵更的同事可以早少少回家休息。這樣一個優秀的員工在工作上卻不被肯定,反而常常因敢言被視為異類。而每月微薄的工資也令她的生活捉襟見肘。例如,法庭判決前夫每月需要支付贍養費,但每到支付時卻諸多推搪,甚至討價還價。她又氣又無計可施,只能在生活上拚命節衣縮食,包括偷偷申請食物援助,但每每想到本屬自己的勞工權益及生活費都被剝奪,總是忿忿不平且身心俱疲。

多重身份的抑鬱症婦女

她身份眾多,既是育有SEN兒子的家長, 又是家翁家婆的照顧者,既是快餐店兼職工、又是抑鬱症病人,當然也是家庭主婦。沉默溫柔的外表下,有的是不足為外人道的精神壓力及重重枷鎖。她若不是在工作,就是在照顧長者,絲毫沒有自己的一點兒私人空間,去買菜也要帶著孩子。有一次,她想以參加勞工牧民中心活動為理由,外出抖抖氣,卻被丈夫質疑是否有必要。默默承受一切的精神壓力及無助感令她長期失眠,需要服藥。

結語

這些在社會上深深被隱藏、工作朝不保夕,又是家庭照顧者的女性,無暇也無信心向人求助。當她們鼓起勇氣踏出那一步,是值得稱讚的。或許她早已心灰意冷,甚至陷入絕望的漩渦。誰知道呢?即使我們提供的協助只能減輕燃眉之急,對她們來說,也如同甘露,因為這代表她們的需要被看見。未來若中心能將上述三位和更多相同困境女性組織起來,同行互撐,同笑同哭,孤獨的心擁抱在一起,相信便是上主的祝福。


  • 教區勞工牧民中心 – 港島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