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澳百年小堂再躍動 福傳種子冒新芽

期數
4119期
刊登日期
2023.01.27
主曆
2023年01月29日 常年期第四主日

(本報訊)早於1920年代天主教會的福傳工作已在大澳展開,並大約在1923年建成一間小教堂並開辦小學。建築物後來被颱風摧毀,於1937年重建,正式成為聖堂,命名為「永助聖母小堂」,小學易名為「永助學校」,陪伴大澳居民成長。

本頁圖片/檔案 - 0101-1200永助聖母小堂毗鄰永助學校,學校於2003年停辦後,課室改作聖堂聖物部、祈禱室、活動室及避靜房間等以牧養教友。多年來堂校關係密切,今年適逢小堂慶祝建堂100周年, 更於每月最後一個星期六舉行校友聚會,不少已遷離大澳的校友、退休校長、教師,縱然不是天主教徒,也踴躍回到永助聖母小堂相聚,細說童年趣事。

服務小堂的聖母聖心愛子會周安智神父(Jojo Ancheril)也參與聚會,他說:「他們多年沒見,在聚會中想起很多往日相處的故事,場面充滿喜樂。」

永助聖母小堂是大澳居民的其中一個聚腳點,不只長者街坊喜愛聚集於小堂內談天說地, 小朋友也在聖堂跟隨義工學習樂器;神父也會帶領長者到香港各處遊覽,這些服務保持堂區與坊眾之間的連繫。去年,永助聖母小堂更被列為三級歷史建築,這小堂擁有豐富的歷史意義與社區價值。

區外教友前來 以音樂推動福傳

周神父表示,堂區每月首主日為長者及有需要人士派送食物,過程中,在小堂學習樂器的小朋友也會即場表演,好不熱鬧。此外,小堂也會舉辦文化展覽,此等活動為堂區注入活力。

本頁圖片/檔案 - 0102近年,由於疫情關係,區內長者甚少外出遊覽,周神父便組團帶他們到長洲、南丫島等地方旅行,除了大澳永助聖母小堂的本地教友及外籍教友參與,神父更邀請其他堂區的教友擔任義工一起參與,「這個小堂就像一個大家庭般。」

年屆81歲的鄧先生是聖十字架堂教友,兩年前開始在永助聖母小堂教授青少年學習樂器,現在小堂有四位居於大澳的學童每星期跟隨他學習。「我教他們的第一首歌曲是《讚美主》,教導他們要時時感謝天主。」

他提到大部分學生為非教友,所以在課堂中除了教授鋼琴、小提琴、結他、鼓等樂器外,也會與小朋友玩遊戲及講述聖經故事進行福傳,讓他們認識天主。他提到其中一位學習樂器的小朋友更因此對天主教信仰產生興趣,並於剛過去的12月領洗入教。

雖然鄧先生每星期需要花上一個多小時車程前往大澳,但他無懼舟車勞頓,「聖神帶我入來播種,給我力量,透過音樂進行福傳工作。」鄧先生直言希望有更多人可以參與這義工服務, 一起傳揚天主的福音。

本頁圖片/檔案 - 0103長者領洗入教

鄧蝶雲在大澳居住逾50年,已屆90歲的她以往經常在大澳明愛老人院擔任義工,陪伴長者參與彌撒,漸漸認識天主教。

「我是獨居老人,沒有太多嗜好,只懂去教堂。」永助聖母小堂除了星期三舉行慕道班外, 逢星期一也會有大約30位長者聚在聖堂,教友義工跟他們說聖經故事,教他們唱歌、跳舞;長者又會彼此分享生活趣事。鄧蝶雲參與以上活動後,對信仰萌生了興趣,之後參與慕道班,並於去年領洗,「我領洗後感到開心、好精神,現在每星期仍然繼續學習道理,參與活動。」

大澳永助聖母小堂目前有數位長者正在慕道,他們也是因小堂舉辦的活動而認識天主。鄧蝶雲感謝堂區關懷街坊,為居民提供一個認識天主的聚腳點。(吳)


  • 01 大澳永助聖母小堂
  • 02 小堂教友及坊眾前往長洲朝聖
  • 03 周安智神父(後排左二)與教友合照(資料相片)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