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聖母聖衣堂(下)效法聖母關懷大眾

期數
4120期
刊登日期
2023.02.03
主曆
2023年02月05日 常年期第五主日
1011-1200

按圖放大

共用圖片/檔案 - 區區有聖堂

「願上主藉這鐘聲,喚醒眾人的心靈, 得聞上主的福音。」聖母聖衣堂是香港其中一間設計最為新穎的聖堂,同時也滿載深厚的傳教歷史,大堂的小型鐘樓上,高懸兩口來自舊堂「煉靈堂」的銅鐘,延續它們喚醒眾生歸向天主的使命, 時任香港教區主教胡振中樞機與教友代表,於2001年的新堂奉獻禮上先後敲響銅鐘,象徵重新帶動聖母聖衣堂的傳教工作。

耶穌在「加納婚宴」施行奇蹟,讓天主的光榮顯現給世界,以「加納婚宴」作為聖堂設計主題的灣仔聖母聖衣堂,恰巧也不斷經歷加納婚宴般的奇蹟,令這個堂區在神父及教友的信德策動下蓬勃發展。

早於19世紀中葉,傳教士學習聖母的美德,在灣仔聖佛蘭士街(即進教圍,鄰近星街現址)一帶開設聖堂、孤兒院、醫院及學校服務大眾,過去一百多年從未有間斷,為今日的傳教及愛德工作奠下基礎。

隨著傳教工作日益興盛,灣仔區教友人數日益增加,「聖方濟沙勿略小堂」於1864年在聖佛蘭士街建成,它是天主教會在港島區最早成立的其中一間聖堂。

灣仔教友人數於戰後飆升,聖方濟沙勿略小堂的座位不敷應用,教會在這個匱乏的年代下締造奇蹟——當時籌得一筆可觀的善款,並於1950年在灣仔星街興建了「煉靈堂」(1957年易名為聖母聖衣堂)。無獨有偶,教區主教周守仁及主任司鐸羅國輝神父皆在該堂領洗。

設於住宅內的眾家之家

1990年代,教區出售聖母聖衣堂的建築物及其地段,款項用作發展其他堂區,並於1997年在原址重建的住宅大廈內闢設聖堂,令聖母聖衣堂的新堂,成為香港首間設於住宅大廈內的聖堂。

過去數十年,聖母聖衣堂克服了聖堂重建與社區轉型的重重考驗,不但令遷居分散的教友回家,更令新遷入灣仔的居民加入其中,再創奇蹟。

「聖母聖衣堂好像一個家,雖然公開彌撒一度於疫情下暫停, 但服務從未停止,讓灣仔區以至外區的教友也感受到關懷。」聖母聖衣堂牧民議會會長卓昭文於嬰孩時期在舊堂領洗,也是聖堂毗鄰的嘉諾撒聖方濟各學校舊生,雖然她早年已搬離灣仔,但因著堂區用心培育青年,她便藉著2000年代協助聖母聖衣堂及母校發展聖母軍青年支團的機會,回來參與彌撒。

卓昭文表示,雖然教友於2000年代轉往其他堂區,但隨著星街一帶重建,新住宅及商廈落成,由寂靜舊區變成了新潮的社區, 帶動了不少華、洋新血加入堂區,單是主日便有三台英文彌撒,周末及主日有五台中文彌撒,方能應付牧民需要。中年教友積極回家,惟青年教友因著本地人口結構變化及移民情況而減少,她期望青年教友更努力參與服務,以延續堂區在灣仔的福傳使命。

聖堂連結天上人間

聖母聖衣堂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教友走過典雅的樓梯前往一樓,便到達堂區中心的大堂,從大堂步入聖堂,會感受到聖堂圓型結構所彰顯的共融,教友座位以扇型環繞圓型的祭台,凸顯教友被聖言所召集,團聚於主前。

俯視地面,會看見祭台下設有水道,潺潺淙淙活水,直達門口的洗禮池,象徵聖事流溢出基督的生命。

抬頭仰望,整間聖堂最矚目的,莫過於祭台上方的天窗,以及從天窗垂下到祭台後方的布幔,連串的禮儀陳設連結了天上與人間,同時象徵救恩橫跨過去、現在、將來。

天窗與祭台之間,懸有鑲嵌了苦像的金色十字架,表達基督過去以犧牲所帶來天人合一的光榮救恩。十字架下懸有閃爍的水晶珠子造成、而有如甘露的華蓋,以象徵聖神的降臨,以及在刻下的救恩的臨現。

布幔呈現了救恩史的不同時空,祭台後方的彩石壁畫訴說加納婚宴的故事,部分壁畫被上述布幔遮掩著,隱約透現壁畫,意味著過去的奇蹟;布幔外的祭台及在它之上舉行的感恩祭,顯示耶穌和聖母至今仍關懷我們,垂顧我們的不足,繼續把水變成酒。

聖母聖衣堂祭台上舉行的感恩祭,象徵基督刻下繼續臨在灣仔教友當中,讓他們延續基督的救世工程,向灣仔市民傳布救恩喜訊。


甚麼是聖母聖衣?

聖母聖衣堂安放了聖母聖衣像,聖母手執一抽小聖衣。原來聖衣是加爾默羅會隱修士會衣的縮小版,棕色二小方塊有細索串連,可胸前或背後佩帶。聖衣是聖母給她在世途中的子女的光榮制服,也是她恆常護佑世人,同時是世人向聖母奉獻的標記。教友可虔誠並恆常地佩帶聖衣,以祈禱及善行恭敬聖母,聖母曾於13世紀顯現給聖西滿時說:「凡佩戴聖衣而孝愛聖母的人,能得到善終,死後在煉獄,聖母要迅速救他升天堂。」

來源:香港聖母軍網站


  • 編輯 CatherineWong / 採訪 JosephTang / 設計 MikeCha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