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韋格光神父 欣然面對各種牧民挑戰

期數
4120期
刊登日期
2023.02.03
主曆
2023年02月05日 常年期第五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人物專訪「感謝天主在這50年來,讓我體驗到不同的牧民工作與挑戰,這是天主賜予我最大的禮物。」本年慶祝晉鐸金禧的魁北克外方傳教會韋格光神父(Grégoire Vignola)說。韋神父曾到印尼,向貧窮農民傳播福音;在香港工廠與基層勞工一起實踐生活;到中國內地教授法語,身體力行做傳福音的僕人,彰顯天主的愛。

來自加拿大魁北克省的韋神父出生於一個公教農民家庭,在九兄弟姊妹中排行第五,「媽媽是虔誠的天主教徒, 我出生時她對天主說:『我有數個兒子和女兒,已經足夠了。如果你想要一個,你便拿去吧。』結果天主拿了兩個, 我的哥哥也是一位神父。」韋神父的長兄是加拿大教區神父。

本頁圖片/檔案 - 0801-1200

傳教夢植根心底  印尼初嘗傳教生活

本頁圖片/檔案 - 0802

韋神父於小學畢業後到小修院升學,在他約十歲時,一位在非洲傳教的神父到堂區分享傳教故事,「他的故事吸引我的注意,使我想成為傳教士,離開我的國家,去有需要的地方傳教。」這傳教種籽早已在心中播種及萌芽,直至從小修院畢業,他初次向父母坦言希望成為一位傳教士,並得到父母支持。

韋神父於1973年晉鐸,加入魁北克外方傳教會,隨即被派往印尼服務。在印尼大部分人口信奉回教的背景下,他負責當地的天主教小團體,教友大多數為貧困農民,「教友家庭分散在不同村莊,我每天駕著電單車,逐一探訪他們,為他們主持彌撒、施洗、舉辦婚禮等。」

本頁圖片/檔案 - 0803在香港工廠當雜工  「我是一個天主教和尚」

1983年,他被派遣到香港服務,學習廣東話,「那時的香港還是工業城市,我留意到華天祿、甘浩望、宋啟民、恩保德等神父到工廠工作,這為我打開了新的大門。我決定到工廠工作, 關心基層勞工的狀況。」

韋神父前往新蒲崗區的工業大廈,留意招聘情況,看見大廈聘請雜工的單張便上門應徵,開始了他的半職工人生活。當時他逢星期一至六在工廠工作半天,星期日到聖堂主持彌撒,其餘時間準備講道內容,與年輕工人組織和勞工中心合作,關顧勞工階層。

起初,工友看到這位外國小伙子到來上班也感到新奇, 「我向他們解釋我在教會內工作,但他們不明白神父是怎樣的一回事,我便對他們說:『我是一個天主教的和尚。』」韋神父慢慢融入他們的生活圈子,也與青年工友合租地方居住,輪流煮飯、清潔。他所接觸到的大多是非教友,雖然不會直接向工友傳教,但他以實際行動,與工人成為朋友,關心並聆聽他們在生活及工作上的困難與喜樂,使他們開始認識天主。

本頁圖片/檔案 - 0804

往中國教授法文  教導學生關心他人

隨著香港工廠往內地北移,韋神父接受新的牧民挑戰,約在1996年到中國學習普通話及傳教。但之後因外國人不能在內地傳教,為了能夠逗留,他成為法語教師,在長沙及南京教授法語共12年。

「我在這十多年,只能自己在家中開一人彌撒,星期日到教堂參與彌撒,但不可以共祭。」他時刻配戴十字架,學生也意識到這位教師是一位天主教徒,但他從不以說話傳教,只在教授學生法語時,一併教導他們做人的責任,希望他們也懂得關心及幫助有需要人士。

為韋神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一位學生在畢業時對他說: 「老師,我想藉這個機會,多謝你不只教我們法文,也教我們如何做人,用心對待有需要的人。」雖然他在中國內地這段時間,不能直接用言語為天主作證,但他認為自己也實踐了福傳的使命。

在港繼續履行天主的使命

韋神父於2011年回到香港,被派往堂區服務,先後在耶穌復活堂及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服務,韋神父現時為石硤尾聖方濟各堂助理司鐸。

「上主派遣我向貧窮人傳報喜訊,向俘虜宣告釋放。」(參路四18)韋神父認為這聖言除了講述耶穌的工作,也道出信徒及傳道人的使命。年屆77歲的他是魁北克外方傳教會唯一一位仍在香港服務的傳教士,他熱愛這片土地,希望繼續在香港履行天主給他的一切使命。(吳)


  • 01 韋格光神父
  • 02 家庭大合照,後排右二為韋神父。
  • 03 80年代在香港與工友同住
  • 04 韋神父(右四)在中國長沙教書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