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容辭】孩子的抱怨

期數
4126期
刊登日期
2023.03.17
作者
集思
主曆
2023年3月19日 四旬期第四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義筆容辭今年2月份,我們舉辦了一個尖沙咀重慶大廈的導賞團,並曾到訪基督教勵行會的難民中心,期間難民中心同工介紹中心工作,提到為難民家庭提供心理和情緒支援服務時指出,對一個在港等候難民資格審批的尋求庇護者而言,他們面對的壓力不單是程序複雜的審批,而令他們難受的,是來自孩子的質疑。

目前有萬多人在港尋求外國庇護人士,當中約有900多名兒童。雖然入境處在2014年已加快處理和審批他們成為難民資格,但在港等候的時間往往超過十年,即使經過重重關卡,難民身份被確認,但仍要在香港等待,引渡到其他收容難民的國家。比較因俄羅斯入侵而成為難民的烏克蘭人,或因為長年內戰而受苦的敍利亞人民而言,難民留在香港等候可能相對「安全」,所以歐美等國預留給滯港難民的配額非常少。

由於沒有居港的權利,尋求庇護人士和難民,在港等候期間產下的孩子,在出世紙上都是「無國籍」,身份「未確認」。孩子取得教育署的同意後,可入校讀書,但他們清楚知道,即使在這裡經過一連串的升級考試和公開試,畢業後卻沒法和其他同學一樣,在此地工作和建立家庭。他們會質疑父母當初的決定是否正確?為甚麼要離開家鄉?孩子甚至有語言上出現混亂和障礙,父母在家說家鄉話,但在學校學的是中文和英文。他們在香港上學、成長,一方面想溶入本地的生活,卻又看不到未來。

由於父母沒有工作權,只得有限的超市食物津貼券,孩子不但沒錢買玩具,父母亦沒法支付課外活動,補習班或其他興趣學習班的費用;同學的父母都有一份職業,有收入,每天上班放工,但他們的父母卻沒有工作。法律規定,所有尋求庇護者不單不能工作,甚至當義工都有機會被判監禁。因為身份「未確認」,這些孩子亦不能自由進出香港邊境,不能和同學一樣出外受訓、參加交流團。

沒有比較,就沒有傷害,孩子之間的生活產生了對比,就必定會有落差,情緒容易受到困擾。在本地出生的下一代,他們沒有戰爭和受迫害的經驗,父母經歷過的痛苦,他們未必可以明白,但成長過程中產生的自卑感,卻足以影響一生。這一切的差異,相信作為父母的都清楚知道,卻苦在無能力解決。

香港人的上一代,大都經歷過離鄉別井之痛。上一代父母或祖父母輩,因中國的動蕩不安而選擇移居香港,八九十年代香港前途談判前後又有大批人移民海外,當中香港亦面對過越南難民的問題。七十年代開始,更有不少來自菲律賓、印尼、泰國的家庭傭工來到香港工作,照顧港人的孩子。早在十多年前,就曾見過菲律賓天主教團體的一個調查指出,當地大批女性到海外工作,留在家鄉的子女,亦會埋怨在成長過程中,失去媽媽的陪伴,她們甚至去了外地照顧他人的孩子。他們認為自己失去健康成長的機會之餘,又要犧牲自己的學習時間,幫手照顧更年幼弟妹,而失去和同學的社交生活。

孩子的抱怨,或許令人感到他們的不懂事, 要求太多,不懂體諒家人,為媽媽的犧牲付出不值。但孩子的感受是最真實的,也令人感到心痛。

社會上有不少志願機構和教會組織,願意為滯港難民提供協助,安排語言班,電腦班,煮食班等。而我們自己都可以在生活中或堂區中開始,除了給予食物和二手衣物之外,亦可以去接觸他們,和他們分享自己的日常生活,交流經驗,一起祈禱,讓不同種族的孩子多接觸。即使這些都解決不了基本的問題,也讓他們感到被尊重和被重視,感受到天主的愛。

  • 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