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教足跡】利瑪竇中國傳教之旅(九)

期數
4126期
刊登日期
2023.03.17
主曆
2023年3月19日 四旬期第四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傳教足跡利瑪竇神父決定留在南京,並籌劃在南京設立聖堂。瞿太素讓利氏結識當地文人李心齋及科吏祝石林。祝氏是王忠銘尚書和瞿太素的朋友,他與利氏瞬間成為好友,非常重視利氏的著作《交友論》。利氏認為,南京的重要性並不遜於北京,若在南京設立聖堂,很容易再推展至其他省分;另一方面,也有助提高其他聖堂的聲望。

王忠銘尚書知道南京當地的官員與利瑪竇神父關係要好,便盡力幫助他留在南京,主動借出房子,讓利氏等人暫時住下來。當地有不少地位顯赫的人前往探訪利氏,他們尤其欽佩利氏的科學知識——製作出以地球為中心的天地儀,還有日晷儀及各種計時儀器,向人講解太陽、地球的位置,和各星球的軌道,讓當地人認識天文學,令人讚嘆。另外,利氏繪製的「山海輿地全圖」,展示出地球上各個區域,這是當地人從沒見過的。

利氏在當地進行講學,談到生活中的四種物質:水、空氣、土、火, 反駁中國傳統的五行學說,即論述宇宙中的金、木、水、火、土五種元素,利氏將這一切寫成《四元行論》,於1599年在南京印行,大受歡迎。當時有人甚至拜利氏為師,學習他的數學知識,當中包括北京翰林院著名學者王順菴的學生張養默。張氏天資聰敏,盡心學習利瑪竇神父在數學及倫理方面的學說。

當時南京有許多數學家(欽天監)由皇帝供養,他們擔心利瑪竇神父有意在朝廷中謀求職位,對利氏並不信任,但利氏的學生故意指出,利氏不屑擔任官職,讓他們放下戒心,而利氏趁機參觀了欽天監的儀器,這些儀器全是裝置在南京城內的高山上,負責監察天空的彗星及其他情況,以便向皇帝稟報。那些儀器由青銅鑄成,主要有四件:銅毬(又稱渾天象),此儀器看似尚未完工;渾天儀(玲瓏儀),用作觀看星辰;量天尺(仰儀),應是觀測春分與秋分之日影;簡儀,由三至四組星盤組成,附有照準儀及屈光度,組件上附有刻度代表日夜平分線及子午線。這些儀器是元朝時代的製成品,利氏在歐洲也沒有見過較這四件儀器更好的了。

不久,利氏獲邀重新修訂昔日的「山海輿地全圖」,修改了第一版的錯誤,並附上更多註解及說明,這幅世界全圖讓人易於理解,印刷數量亦較第一版多,傳至中國各地,也被寄到澳門和日本。

本頁圖片/檔案 - P13B_1200

此世界地圖是按照昔日利氏的「山海輿地全圖」而製成(圖:creative commons)


  • 本文部分內容取自劉俊餘、王玉川合繹,《利瑪竇中國傳教史(上)利瑪竇全集2》,光啟出版社、輔仁大學出版社,1986。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