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從一代人的掙扎,看AI浪潮下的勞工

期數
4132期
刊登日期
2023.04.28
作者
尋道
主曆
2023年04月30日復活期第四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KKP reNew-義筆在七十年代的香港,教育並未普及,很多人都選擇投身到工廠謀生。那時正值輕工業蓬勃發展的年代,生產線上的工人一般都能掌握紡織、製衣、玩具、塑膠、鐘錶、印刷業等所需的技能,足以養活一家幾口之餘,亦為香港社會創下驚人的經濟成果。可惜自1980年起,當時製造業從業員已佔總就業人口百分之四十,但工廠北移對不少家庭帶來沉重的影響。即使工人在行業之內十項全能,在經濟轉型下也被迫面對「非技術勞工」的困境。

四十年後,新冠疫情同樣對勞工造成深遠影響。這三年間百業蕭條,各行各業皆面對疫後經濟復甦的變數。香港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在第四波疫情來襲時達到高峰,分別大約為7%4%,首當其衝的是建造業、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不少打工仔女要因此轉到新行業發展,生活能否維持原有水平仍是未知之數。但可以確定的是,疫情已對不少行業生態造成根本性轉變,同時給勞工帶來新挑戰。在疫情下,不少企業加速數字化轉型、自動化營銷、產業供應鏈重組等轉變,勞工面對工作方式虛擬化、平台經濟的勞動保障問題、就業處境轉變等挑戰,令不少勞工同樣面對「去技術」的處境。

時至今日,科技發展日新月異,在網絡大數據及人工智能(AI)發展浪潮之下,不少聲音已預告未來會催生新一波失業人口。有投資銀行預測,全球主要經濟體中,或有3億個全職工作會面臨自動化的衝擊,其中不乏白領階層,最受影響的工種,分別是行政和法律專業,可以自動化的任務高達46%44%,而香港可能是受影響最嚴重的地區之一。雖然報告強調,在節省大量勞動成本之餘,亦會創造新的就業機會。但若借鑑過往經驗,我們難免會有憂慮:當勞工被去技術化,便更容易被替代;當勞動力虛擬化,跨地域的互動更為容易。而所謂新的「就業機會」,或會更頻繁地轉移到勞動成本更廉價的地區。說到底,勞工的議價能力,關鍵部分都是由資本界定,並非勞工的個人努力能夠左右。

從過去到現在,有多少人努力半生,投放時間、金錢,為習一技之長以達到糊口及養家的目的,而當半路中途遇上社會及經濟轉變,導致原有技能不再被視為技能,或不再有謀生的競爭力,責任誰屬?不少人會合理化資本的發展,並將個人責任視為自己苦況的「原罪」。在追求經濟及科技發展,擴張資本的同時,我們必須關顧人類整體發展及保障,讓人性尊嚴和大眾權益得到保障。如果對資本的監管及對勞動的保障跟不上科技發展,大眾則一方面無法共享發展的經濟成果,但又要承擔發展的經濟成本,最後以「個人問題」的外衣轉嫁予社會一同承受。

教宗方濟各在今年初接見《關於人工智能倫理的羅馬倡議》簽署者時曾就人工智能回應,我們「必須能在人性和團結上有所成長,不落下任何一個人。所以,這關乎監督和運作,以免抱持歧視態度使用這些工具的方法根深蒂固,殃及最脆弱和遭排斥的人。」在這方面,教會的社會訓導原則能作出決定性的貢獻,即以人的尊嚴、正義、輔助及團結互助為準則。當各階層的人在擁有科技的資本面前皆顯得如此無力之際,願我們看見彼此原是一樣的──應享尊嚴的人。

  • 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