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代人】我們一起吃飯吧!
我家每年都會舉行逾越節晚餐,它好像是我們一家與親友每年四旬期的宗教聚會,從小到大,每臨近復活節,我都會特別期待這場一年一度的晚宴:與親友共聚一堂, 聽聽聖經故事,吃特別的食物,對我來說,四旬期內參與逾越節晚餐,是特別又重要的。適逢疫情好轉,所以當我們設想今年四旬期要為青年人舉辦一個活動時,我就提議,不如一起吃飯吧!
活動在聖枝主日的晚上舉行,參與者就像跟耶穌一起步入聖周一樣,參與耶穌的苦難與復活,而這個參與,是仿效耶穌與門徒,參與者圍桌而坐,像一個大家庭一樣,當中有像家長的神師、青委的職員們,有象徵最小年紀的孩子,和參與這家庭聚會的青年人。
開始籌劃時,發現要考慮的事有很多。雖然是吃晚飯,但因為要配合猶太傳統,所以大家不斷問:到底甚麼能吃呢?餐中要吃苦菜,但究竟應買甚麼菜?買西洋菜還是苦瓜呢?無酵餅在哪裡買呢?還有羊髀、鹽水、果醬,很多零零碎碎的處理事項。光是禮儀冊子,就有三四個版本, 唸多種不同的經文,唱很多不同的聖詩。然而, 「到底最重要的是甚麼」?是準備這個傳統聚會時,我經常問自己的問題。
我們都知道聖體聖事是耶穌在最後晚餐時建立的,那到底為甚麼有那個晚餐?耶穌當晚吃了甚麼?為甚麼耶穌剛好那天會與門徒吃這晚餐? 為甚麼這餐剛好有酒有餅呢?逾越節晚餐正正能把這件事完整地解釋完。從以色列民離開埃及前的最後一頓飯,到耶穌為了紀念逾越節而和門徒們吃逾越節晚餐時,同時建立了聖體聖事。所以,我們吃逾越節晚餐, 除了可經驗耶穌在那一晚的經歷,也更明白聖體聖事建立的過程及由來。而這個經驗,是有說有笑,有聽有吃,有歡樂,也有令人滿心充滿深深的感恩之情的。
這次逾越節晚餐,我們仿效耶穌時代的猶太人,圍成一圈坐著,與會者都成為朋友和兄弟姐妹,大家團聚吃飯;我們也欣賞了以民出谷的電影,更了解以色列人民的艱苦與堅韌以及天主的慈愛與大能;吃餐中特別的食物,同時嚐到當日的味道;聆聽耶穌的臨別贈言,提醒我們,相聚就是為了學習彼此相愛,而這彼此相愛的誡命, 是我們青年應該持久遵守的。
這次的活動除了大專生,也邀請了不同團體的青年參與,包括職青、世青參加者以及英文團體。當晚最令人感恩的,是有即將在聖周六領受入門聖事的候洗者參與,他們的參與,為活動增加了很多共融的意義。
神奇的是,我們今天紀念的,是舊的逾越節,同時也是新的逾越節。在我個人看來,領略當中的意義,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我們是主內的青年人。最後的分享環節中,參與者說:「噢, 我明白了,原來耶穌的最後晚餐是這樣的!」這激動的感慨聲,為這場晚餐帶來更深一層的意義。
要聚集一群人,以吃飯之名最直接不過,而今天,我們以新以色列民的身份,由聖言伴隨, 一起吃飯,一起去聆聽耶穌基督給我們的臨別贈言。我認為以逾越節晚餐,作為聖周開始的活動,最能幫助人與耶穌一起,過一個滿懷感恩的聖周。
讓我們常常一起,在主內團聚吃飯吧!
- 「逾越節晚餐」活動由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及香港天主教大專聯會合辦,於2023年4月2日晚上在聖博德堂舉行,由夏志誠輔理主教主禮。
- 圖:青委於聖枝主日晚舉行逾越節晚餐
-
教區青年牧民委員會 青年牧民工作發展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