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聖若瑟堂(下) 偕同主保細嘗七苦七樂

期數
4133期
刊登日期
2023.05.05
主曆
2023年05月07日 復活期第五主日
P10_1200

按圖放大

共用圖片/檔案 - 區區有聖堂聖若瑟扶育耶穌成長,本著信德默默參與主耶穌的救贖工程,他在救主童年史中的「七苦七樂」,展現在粉嶺聖若瑟堂區的信仰標記之上,讓教友透過參與禮儀與朝聖,學習主保的奉獻精神。

擁有近70年歷史的聖若瑟堂,以及其即將完成擴建的新翼,將會共同帶出主保聖若瑟的「七苦七樂」這一主題(見右上角附表),同時貫徹原有的簡樸與簡潔風格。

粉嶺聖若瑟堂區主任司鐸戴民禧神父(Pietro Paolo Dossi)致力保育聖堂,他早前組織了一隊擁有二十多位成員「導賞組」,並偕同導師、聖芳濟各書院副校長鄧明輝,為組員講授這座獲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聖堂之特色與歷史、主保聖人聖若瑟的敬禮沿革以及其「七苦七樂」, 讓他們於聖堂重開後,肩負起朝聖及導賞活動,傳承歷史,活化聖堂。

聖若瑟堂七苦七樂的標記遍佈聖堂入口、花園、聖堂及新翼,從苦於不知道聖母瑪利亞懷孕的原因,領受天使報夢作開始,經歷種種苦樂,最終在新翼的聖殿內與聖母一起找回小耶穌。

聖若瑟堂雖然經歷了五次大規模的維修,但聖堂的原有風格仍完整地保存下來,包括十字架、若瑟像、聖母山、石牆等;部分隨著擴建工程而拆卸的外牆石塊,成為了油塘聖雅各伯堂的新祭台。

聖堂的外牆以本地出產的灰色花崗岩砌成,標誌著歷代牧者付出的心血,使教會在北區紮穩根基,而每一塊石頭皆是由人手琢磨出來,獨一無二。

聖堂的內牆與外牆皆為花崗岩砌成,圓拱形的石製通道引向聖所和祭壇,後方牆上則有一幅巨型壁畫,祭台後方正中央放置了「獻耶穌於聖殿」聖像畫,提醒教友每次參與彌撒時,應效法聖母瑪利亞和聖若瑟的奉獻精神。

擴建保留原聖堂之美

「聖若瑟堂是古舊的建築及信仰見證,我們要繼續保留它的美好。」新翼的建築工程由教區建築及發展委員會、教區禮儀委員會及聖若瑟堂共同推動,禮儀委員會辦事處主任羅國輝神父稱,聖堂約有200個座位,新翼則約有700個,面積較原來的聖堂大,惟建築群仍繼續以聖堂為主軸,新翼的聚會空間更凹進地底,避免屋頂遠高於聖堂而喧賓奪主。新翼具備完整的聖堂配套,設置浸洗池作洗禮之用,可舉行主日彌撒及大型禮儀。

新翼的禮儀空間主要由主徒女修會白基蘭修女(Michelangela Ballan)及禮委會成員等設計,室內的禮儀空間風格簡樸;室外聚會空間雖然簡單,但別具心思,例如上方的兩個天窗呈金字塔型,象徵聖家逃往埃及的歷史。

粉嶺民風純樸,聖若瑟堂區的教友團結且親近,他們於擴建工程進行前,喜歡於聖堂前方的小花園相聚,這片土地於過去60多年成為敬禮與團體生活空間。新翼落成後,公眾空間連同聖堂原有的小花園,將繼續連繫教友以至社區人士。

聖堂公共空間連繫青年

「在1960年代至1970年,粉嶺的社區活動不多,教友聯同善心的街坊,在聖堂外面的泥地建成足球場、籃球場及燒烤場,深受青年歡迎,凝聚了一代人。」郭寶鈞於1962年領洗後不久,便積極服務聖若瑟堂區,他表示,創堂的宗座外方傳教會賴法禹神父(Ambrose Poletti)放手讓青年承擔起要務,並邀請同會的傳教士到來,為青年主持活動,「上一代教友對教會建立了歸屬感,即使他們移民海外,仍積極服務當地的堂區,留下來的亦熱心服務堂區。」

郭寶鈞指出,聖若瑟堂區在梵二改革及粉嶺新市鎮政策的帶動下,經歷了1970年代至1980年代的黃金時代,粉嶺第一個公屋祥華邨入伙後,為堂區帶來了年輕人口。榮休前擔任天主教學校教師的郭寶鈞擔任慕道團導師,與其他導師積極培育新血。

郭寶鈞近年與教友在堂區成立「基督徒默禱團體」, 期望為教友帶來心靈上的平安。他感恩堂區在神父及教友齊心之下,克服重重困難,將難關轉化為祝福。

時至今日,聖若瑟堂區的神父除了透過聖堂前的空地為青年舉辦活動,更「走出去」,到區內天主教學校服務青年。聖芳濟各書院是區內的教區學校,聖芳濟各書院與聖若瑟堂緊密交流,戴民禧神父經常到校主持祈禱禮儀外,傳教風格活潑的堂區助理司鐸龐匡泰神父(Phongphan Wongarsa),最近聯同自不同國家的宗座外方傳教會神父,為聖芳濟各書院演出「福傳Band Show」,透過多元音樂及文化去福傳。

龐匡泰神父於剛過去的四旬期,親手製作了一面深具南亞色彩的十字架,帶領青年邊行山邊拜苦路,他期望透過與青年同行,鼓勵他們親近耶穌。

戴民禧神父表示,聖若瑟堂區的牧者「有如坐在巨人的膊頭上,在前代偉大傳教士的基礎下服務」,他期望與這個全是宗座外方傳教會的牧民團隊,能夠為青年以至所有教友開拓更適切的服務。

  • 編輯 CatherineWong / 採訪 JosephTang / 設計 MikeChan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