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裡尋祂】從利瑪竇的畫像說起〔作者︰蔡惠民〕

期數
4134期
刊登日期
2023.05.12
作者
蔡惠民
主曆
2023年5月14日 復活期第六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眾裡尋祂我們四人(周主教、夏主教、黃家俊, 我)剛結束了北京之行。此行是以兩地教會在北堂的晚禱作為序幕,開始的時候,北京教區的李山主教,以及香港教區的周主教和夏主教,共同揭開了一幅擺放在祭台上的利瑪竇畫像,標誌這次兩地教會的交流,就像教會的「同道偕行」,既回到同一的信仰根源,亦因著同一聖神的召叫而攜手同行。

由於當晚有香港的傳媒在場,所以這歷史性的一刻,很快便在香港教友中間流傳。不少人看到這一刻而感恩,但亦有人留意到擺放在祭台上的利瑪竇畫像似乎出現了問題。根據耶穌會的官方網站,畫中人應該是艾儒略而不是利瑪竇。一時之間,大家都去翻查資料,有人堅持是利瑪竇,也有人認為是艾儒略。誰是誰非?莫衷一是!

此刻,心中忽然泛起一個問號,畫中人是否利瑪竇會影響那天晚上的祈禱嗎? 當晚教堂內有二百多人,其實沒有人注意到畫中人是否利瑪竇,可能也不介意是否利瑪竇,大家只專注於祈禱中的共融合一。兩地教會都感念這位先賢的努力播種,使福音能在中華大地扎根,雖然在成長過程中,彼此因不同的土壤而產出不同的果實,然而,兩地都屬同一信仰、同一教會。行程一開始就發生這樣的小插曲,正好凸顯這次交流的包容性。

教會內或教會間的「同道」,並不是指雙方都需要在同一軌道上保持一致,而是開放地聆聽在不同文化,孕育了不同地方教會的同一聖神的聲音。當年利瑪竇來華傳教,已察覺到信仰需要以合乎本地文化的方式來表達。從神職人員身穿的儒服,到教義上以中國古籍說明天主的存在等,都有別於當時西方教會的模式。很可惜,正因為缺乏這種「同道」精神,利瑪竇的本地化努力,反而為日後的禮儀之爭, 埋下了伏筆。

因此,鑑古知今,今天教會間若本著彼此尊重、接納和開放的心態「偕行」,才會懂得彼此欣賞、互相學習,互相豐富。此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復修後北京四大教堂的莊嚴華麗,以及教區很多現代化的建設,而是一次又一次坦誠的接待和分享,讓我感受到北京教會的生命力和傳承,正努力迎向城市化為福音所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 本專欄每月首主日由周守仁主教執筆,其餘主日由四位副主教(夏志誠輔理主教、蔡惠民神父、甘寶維神父、陳永超神父)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