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對長者友善的科技

期數
4138期
刊登日期
2023.06.09
作者
孔令瑜
主曆
2023年6月11日 基督聖體聖血節

共用圖片/檔案 - KKP reNew-義筆最近馬來西亞一名電視節目主持人在社交媒體上指出,有網民在快餐店見到一名老伯伯想購買食物,但卻被店員要求利用自助點餐機點餐。伯伯獨自站在點餐機前發呆,由於不懂操作怕影響後面排隊的顧客,故他讓後面的顧客先點餐, 並嘗試學習如何點餐。結果伯伯仍然不懂使用點餐機,站在機前不知所措,由於沒有得到任何人的協助,他無奈地離開。目睹經過的網民承認自己沒有上前協助伯伯點餐,對此深感抱歉。他呼籲社會重視長者們的需求,不應該因為科技而漠視他們的存在。

兩三年前,政府推出「安心出行」二維碼時,亦有不少長者感到不便和不適應,而拒絕進入街市,轉而到其他露天市場買餸;有長者亦因此不敢獨自去飲茶,需要親友陪同和協助。疫情期間直至現在,為減少人與人之間接觸和節省開支,不少食肆開始要求顧客以手機程式或二維碼點菜。消委會於今年五月份的記者會指出,二維碼點菜的應用產生不少糾紛,有食客質疑,由落單至結帳全屬自助,餐廳卻繼續收取「加一服務費」,這並不合理。此外,除了連鎖快餐店在收銀處附近設置自動點餐機外,戲院亦設自動售票機,參觀博物館亦要在網上訂位,否則不能進場;到政府醫院求診亦要在手機或網絡上預約。當服務員耐心教導長者使用這些自助機的同時, 可能他的工作亦將會被二維碼和售票機所替代。有記者近日曾到將軍澳市中心一帶的商場訪問食客,有年長市民表示,因不熟悉科技,所以盡量選擇去人手落單的餐廳,認為手機落單對年輕人當然方便,但對較年長人士則「不友好」。

有人認為長者應與時並進,年青人不能單方面估計長者能力有限而不願意教他們,只要耐心教導,長者亦能適應智能社會。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對年青人看來很簡單的事,對很多身體機能日漸衰退的長者來說,可能是遙不可及。科技的發明,重點應該是方便人類,而並非排斥。對長者、殘疾人士、貧窮人而言,這些「科技」有否縮窄了他們的選擇,將其生活門檻提升,影響他們的生活?甚至將他們排拒於正常生活之外?社會上不是每個人都擁有智能電話或有能力支付 網絡費用,即使擁有智能電話亦未必理解所有 功能。刻下網上騙案愈來愈多,不少長者都擔心自己按錯一個制,就會導致不可預知的後果,例如預約無法被確定、戶口被多扣費用、訂位被取消、信用卡,提款卡被盜用等。相信不少有照顧長者的教友都有相同經驗, 他們需要的是 體諒和同理心。類似的情況可改善嗎?其實透過介面設計、加大字體,將操作流程簡化,甚至設電話查詢等,都可達到長者友善的目標。餐廳食肆需要尊重和給予長者充分的選擇權,以人工為主,掃碼為輔;即使以二維碼點餐,亦應有適量人手協助長者,或提供實體菜單,而並非全「自動化」。

如果謀求發展,日益需要更多深思遠慮的明智人士, 以尋求新的人文主義( n e w humanism),使人享有仁愛、友誼、祈禱、默觀的至高價值,受到人性尊嚴的對待。這樣,才能確保完滿而真實的發展( a u t h e n t i c development),為個人、為人類,由不太符合人性的生活條件,過渡到更合乎人性的條件。(教宗保祿六世「民族發展」通諭 #20

  • 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