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由社會學博士到紗廠工人 田義神父 一生奉獻

期數
4138期
刊登日期
2023.06.09
主曆
2023年6月11日 基督聖體聖血節

本頁圖片/檔案 - P8_01_1200

「你們白白得來的,也要白白分施。」(瑪十8)這是宗座外方傳教會田義神父(Carlo Tei)於本年慶祝晉鐸65周年賀卡上引用的聖經句子,田神父解釋「為何要成為神父?我以甚麼作為神父的目標及準則?我的所有是天主給予的。成為神父是天主的聖召,祂白白給我的,我也要將天主給我的一切,送給其他人。」

本年526日,逾300名教友在屯門 贖世主堂,一同祝賀田義神父晉鐸65周年,彌撒後筵開24席,田義神父說,早已視香港為終生傳教的地方,感恩多年來與教友一起福傳。

本頁圖片/檔案 - P8_02_500田神父1935118日生於意大利洛迪(Lodi),出生五天便領洗,成長於教友鄉鎮,堂區的本堂神父正是他的大舅父,昔日不少家庭生活艱苦,他的舅父於是自設蜂場製蜜,把售賣蜜糖的利潤用來幫助居民生活,「舅父的榜樣吸引我也要成為神父,於是我九歲加入洛迪教區成為小修生。」

在田義15歲那一年(1950年),他二舅父的行實完全改變了他的聖召方向,「二舅父是米蘭會(宗座外方傳教會)的神父,我仍未出生他已在緬甸傳教,到1950年二舅父在緬甸傳教25年後首次返回意大利,當我見到他,立刻被他吸引。」

他不時前往探望二舅父,細聽他在緬甸傳教的事情:「在緬甸有許多家庭無力撫養孩子,拋棄子女,二舅父便在當地收容孤兒,建立院舍,為他們提供住宿及教育。」傳教士對人的關懷,完全為貧窮人的服務的精神吸引著田義,他於是向院長表達要轉往米蘭會修道。本頁圖片/檔案 - P8_03_500

田義於1953年正式加入宗座外方傳教會,1958531日晉鐸,於1962年取得社會學博士學位後,同年派遣來香港至今。

以廣東話福傳

1962年抵港後,翌年,在長洲學習中文及英文,1964年派往太子道的聖德肋撒堂擔任副本堂時,彌撒剛轉為新禮彌撒,須以本地語言,取代傳統的拉丁文,「第一次在堂區主持中文彌撒,本堂神父鼓勵我盡量說廣東話,結果一切順利,有如是上主對我說:『你可以的,繼續去吧!』」

田神父曾在聖神修院教授神學,照顧不少本地修生,直到1969年他返回米蘭擔任宗座外方傳教會神學院院長,當時的修士重新提醒他作為傳教士的使命,「學生肯定做神父需要關心社會,聖堂的門需要給予教友開放外,更要為神父及教友從聖堂走到街上,外出傳教。」

到紗廠工作 與工人在一起

田義神父於1972年重返香港,奉派往荃灣葛達二聖堂服務時,謹記修士的勉勵,以行動見證信仰。他服務堂區外,也到區內的紗廠工作,每朝早主持彌撒後,便到紗廠當日薪工人,負責搬運布匹, 下班後晚上在聖堂教慕道班,他說,每天要兼顧牧民及工廠工作十分忙碌,他也從工廠看到日薪工人常被月薪工友 歧視的階級觀念,普遍人在工廠「也沒有笑容,工作十分繁忙和辛苦,但是我希望與工人在一起,和他們傳遞相親相愛及互相關心的信息。」

來港傳教61年,田神父先後在太子、荃灣、沙田、大埔及西貢的堂區服務,也聽命於修會長上及教區主教的派遣,回應服務的需要,他從沒忘記作為教會一分子,需要負起關心社會的責任,「要為有需要的人,是傳教的首要使命。」

2020年,田神父離開了服務長達23年西貢聖心堂正式榮休,轉到屯門贖世主堂住宿至今。現在他已88歲,每朝仍然精神抖擻地到小堂主持平日彌撒,也與其他神父輪流主持主日聖祭,他說現在最怕步履不穩容易跌倒,平日輔以木仗步行,開彌撒時則放下木杖,他喜孜孜的解釋:「只要有輔祭在我旁邊作我的『護守天神』,便可以了。」

聖母領報 回應司鐸聖召

531日訪問當天,正是田義神父的晉鐸周年,在65年前的531日聖母訪親慶日上,他在米蘭主教座堂,與其他教區執事領受司鐸職。他說,當年由於母親病危,長上建議他提前晉鐸,讓其母及早得知他晉鐸。結果晉鐸後約一個多月,母親才返回父家,他為能夠與同是神父的舅父為母親共祭,以司鐸身份陪伴她走完人生路而感恩。

「往香港傳教前,我的舅父提醒我無論往那裡,也要關心有需要的人。」田義神父不忘訓誨,即使現已退休,他仍繼續福傳,「我現在福傳的其中一個方式, 便是專務祈禱,願更多人得到平安、愛人如己、相親相愛。」(高)


  • 01 早前田義神父慶祝晉鐸65周年
  • 02 田義神父(右)昔日在意大利洛迪教區修道
  • 03 田義神父(左一)到緬甸探望二舅父(中)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