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裡尋祂】受傷者,傷害人〔作者︰周守仁主教〕

期數
4141期
刊登日期
2023.06.30
作者
周守仁主教
主曆
2023年07月02日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眾裡尋祂在虐待個案中,一些受害者在往後建立的關係中會成為施虐者。這是一種心理防衛機制,稱為「情感反應」,被虐者有這種反擊行為,是要事先保護自己。例如,當施虐者無故地呼喝受害者,受害者往後便會呼喝自己的配偶或孩子。他們以為先呼喝別人,便可免受別人呼喝,其他人也因而成為了受害者。在身體或情緒虐待個案中,受害者也可以出現這種反應。

此外,這「受害者身份」有時也會被用作一種力量, 而它本身也有著它的吸引力。社會普遍同情受害者,譴責施虐者。我們也習慣維持自己熟悉的思維,不習慣採納新思維,包括受害者本身亦然。因此,我們可以了解到為何有受害者不願意原諒對方,放下往事,即使情勢已變得對他們有利。

當我在公共領域發表言論時,不論內容怎樣,都可能會讓某些群組的人失望或沮喪,因為我的話有別於或未能達致他們重視的立場。為那些受過傷害的人,更可能因我的話而進一步受傷害,即使我是無意的。有些人更可能有所反彈,以求羞辱和傷害我。

我應該反擊嗎?我應該固化這個惡性循環嗎?「受傷者,傷害人。」一位朋友幫助我看到了這悲慘的「孽」。但在反擊和傷害對方以外,我還可以怎樣呢?

我為一些對我的指控而不安,尤其是當他們的判斷是主觀的、是基於當事人自己的立場時。但我會提醒自己,其實這正是需要同理心的時候,對於這些失意甚或受傷的人, 要從他們的立場思考,與他們感同身受。在批評背後,他們是在表達負面的情緒。

在任何社會之中,重要的是,人們應當可以感受到有言論自由,即使他們的話可能不客觀或不準確。此外,亦要有適當的平台供他們自由和安全地表達意見和感受。取消這些平台可能會加深怨憤、帶破壞力的玩世不恭,以至絕望感。到時,離開便變得更吸引和更可行的選項了。

如果我反擊那些對我表達負面情緒的人,我只會讓自己陷入消極負面的漩渦,更固化了這個惡性循環。當然,我不是說自己是個聖人,不會被失實或惡意的批評而感到冒犯。但是,我知道不要讓自己糾纏於這些負面思想當中。

一般來說,有需要為我們的抉擇所帶來的自然而合理的後果承擔責任。對於指向我的批評,我要尊重它們背後的負面情緒,即使我可能不同意其中的一些批評。此外,教會應該成為人們可以安全表達所受傷害和痛楚的平台。

20139月的一次訪問中,教宗方濟各指出,我們的教會應該是戰爭後的戰地醫院。我們先要處理傷口,而不是去治理其他健康上的不足。等處理傷口後,我們再去跟進其他健康問題。教會的聖職人員,應該先是慈悲的聖職人員。

最後,我認為政府適宜去為不同理念的人提供一些安全的平台,讓他們在表達痛苦、傷害、沮喪、失望、苦澀, 甚至憤怒時,不用擔心超越那些不大清晰的紅線,繼而就讓他們知道相關公職人員在聆聽他們的聲音,也不論這些意見會否被接納。

受傷者,傷害人。所以,在我們處理問題之前,請先去治理傷口。

  • 本專欄每月首主日由周守仁主教執筆,其餘主日由四位副主教(夏志誠輔理主教、蔡惠民神父、甘寶維神父、陳永超神父)輪流執筆。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