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主俯聽】靜默與整合

期數
4144期
刊登日期
2023.07.21
作者
陳幗輝
主曆
2023年07月23日 常年期第十六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求主俯聽本頁圖片/檔案 - P14B_500記得學習基督徒默禱之初,以為這是一種簡單的祈禱,它只要我們放下所有,進入無聲的寂靜。一路走來,卻發覺默禱充滿挑戰,直到在寂靜中發現自己,才明白這原來是個恩典之旅。

在這個語言成癮的社會,默禱並不符合我們的社會文化。對大多數人來說,靜默是種難以忍受的狀態。我們習慣不停地說話,談自己的想法,說自己的故事。說話給我們存在感和跟別人的連繫感,即使遠離人群,走進內室,耳邊仍充滿一片噪聒之聲,那是腦袋不斷跟自己囉嗦:「我感到⋯⋯我認為⋯⋯我打算⋯⋯」 我們緊抱屬於自己的聲音,誤以為那就是自己的本質。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所陳述的意見不是我,我所表達的想法不是我,我訴說的故事也不是我,更沒有想過自己究竟是一個怎麼樣的我。

重複默唸音節簡單的短誦,是濾去內在雜音的第一要門。放棄花巧言詞,更是卸掉那個以語言包裝展示人前最外層的自我。孔子說: 「巧言令色,鮮矣仁。」停止對語言的攀取,能讓我回到靜默本身去。當我定下來、靜下來,細察一呼一吸和心跳脈動,終於看見那個鮮活地呈現著每一刻生命,也默默地承載著生活中一切顛簸起伏的自己。多少悲喜憂憤、焦灼徬徨,還有沉埋已久的懊悔和傷痛,巧妙掩藏起來的妒恨貪婪,在寂靜中一一無所遁形。那些不想再觸及的往事、不願意看見和承認的自己,有若淤泥被掀翻攪動,叫我難過難堪。但只要它們一天還堵塞在內,生命只能繼續凝固膠著。

誠實面對自己需要極大勇氣,但我發覺再尖刻齷齪的感受,只要留在當下不逃避,便能看得更真更清:有些是好的部分,也有不好的部分,都是自己真實的部分。要接納,便先要敞開和放手,而靜中一直有祂相伴,教我坦然。慢慢地,扭曲了的得到撫平,纏結的給理順,破碎的能重整,那是治癒的開端。

我知道自己並不完美,但可以經日復日的轉化和整合而活得更完整,這是一生的功課。靜默並非完全靜止的「萬籟無聲」,而是在深處超越喧囂的安定。恆常默禱,讓我更有力量和勇氣與當下的現實共處、跟不完美的自己共存,這力量來自祂。我發覺當我有能力面對自己的不堪,便能夠容納他人的缺損,並在共通的人性裡發現彼此的連結。

湯瑪斯牟敦(Thomas Merton)說過: 「⋯⋯在尋道過程中去發現自己⋯⋯倘若找到真實的自己,就會找到祂⋯⋯」默禱之旅,也就是恩典之旅。


  • 「工道自在」專欄續稿未到
  • 普世基督徒默禱團體(香港分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