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認出貧窮兄弟的面容 屯天校長蕭思銓

期數
4146期
刊登日期
2023.08.04
主曆
2023年08月06日 耶穌顯聖容

共用圖片/檔案 - 人物專訪本頁圖片/檔案 - P8_01_500多年前的某個清晨,兩名情緒躁動的學生打架,當時擔任前線老師的蕭思銓陪伴其中一位學生送院治理。他只想到學生又餓又累,遂前往便利店購買麪包及牛奶,讓學生裹腹,卻忘記了自己的飢餓。這份關心打開了學生的心扉並願意交談,成功令兩名學生和解。2004年蕭校長在校園外聽見一名貨車司機呼喊他,原來正是當年那位送院的學生,向他問好,衷心道謝。

屯門天主教中學校長蕭思銓將於本年下學年退休,回望過去35年的教育生涯,他記掛每一位貧窮的學生,「學生是教師眼前最貧窮的兄弟,而在每間學校內,貧窮兄弟的面容不盡相同,要善加辨識。」他慶幸自己能夠為能力稍遜、新來港未獲社會接納、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服務, 幫助他們爭取成長資源。

本頁圖片/檔案 - P8_02_500天主教大專聯會宗旨是「與貧窮及受壓迫者站在一起」(Option for the poor),曾擔任該會第24屆幹事的蕭思銓,多年來踐行浸會學院(香港浸會大學的前身)師兄、大專聯會神師譚坤神父的教誨,積極在學校認出貧窮兄弟的面容。

「聯會的培育模式是行動、反省、再行動,我於19851986學年在新亞書店兼職時,每晚閱讀書本,沉澱聯會的關社經驗,其後在青年中心擔任工作員,每晚在灣仔接觸那些流連街頭的青年。」蕭思銓察覺到,邊緣青年的生活朝不保夕,歸根究柢,社會需要為青年開拓成長空間,這促使他於1988年轉行擔任教師,並於弱勢學校教導學生。

1989年蕭思銓入讀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宗教學部(夜神),並成為該課程的首屆學生,「雖然上課睏倦,但我希望整理自己的信仰,故此堅持下去。」

讀夜神整固教育使命

「不少學生是最弱小的兄弟,有的出獄後重投校園,有的曾是吸毒者。每當宗教學部的教授談到基督徒需要關心的對象, 我便會想起我的學生。」縱使學生的能力參差,教學上費盡心神,蕭思銓仍然是一位喜樂的老師,因為他看見學生每天也在進步。

蕭思銓於2004年加入教區,擔任元朗天主教中學校長,帶領該校從技能訓練學校,轉型為主流學校,並先後開辦了會考及預科的課程。2006年,他轉往天主教新民書院擔任校長,「當時逾半學生是新移民,他們是尚未完全被社會接納的一群。」蕭校長善用政府的新移民適應津貼,聘請社工幫助新來港學童融入香港,例如帶領他們學習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考察認識香港、家訪,「新移民學生最終成為新民書院的瑰寶,他們勤奮讀書,不少人成績優異。」

勇於為弱勢學生爭取資源

2009年蕭思銓轉到天主教培聖中學,面對更大的挑戰,包括要加強支援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他在平衡融合教育的原則下,每級特設專責培育有特殊學習需要學生的班別。當時相關津貼設有資助上限,蕭校長以個人名義,於2013年向教育局爭取撤銷資助上限的規定,最終當局於2017 年推行新政策,不設資助上限,也為津貼學校增設專門的教師名額,令全港有特殊學習需要的學生受惠。

直至服務屯門天主教中學,蕭校長仍然走進課室教授宗教課,結合他的慕道團導師經驗,為學生傳播信仰種子,並積極關懷情緒受困的學生,「我不斷提醒自己要緊扣初心。其實,做校長也可以親身接觸學生,視乎你如何安排時間而已。」

「教育工作者不能迴避服務貧窮兄弟的使命,教育工作讓我實踐大專聯會及宗教學部所學到的價值。」蕭校長認為,身心受傷害的老師及家長,也是天主教學校校長要關心的對象,身兼天主教教區學校聯會主席的他認為, 「學校上下要睜開眼睛,直視貧窮兄弟的面容及困苦,這工作並不容易、付出大,但值得,因為同事會受到我們的誠意所感染。」雖然即將退休,但蕭校長沒有半點不捨,他將會轉任校監,繼續以其他方式幫助青年。(鄧)

本頁圖片/檔案 - P8_03_1200 本頁圖片/檔案 - P08_04_500
  • 01 蕭思銓校長與屯門天主教中學學生到長洲旅行
  • 0 2 與夜間神學課程第一屆同學聚會
  • 0 3 謹守天主教教育五個核心價值
  • 04 與屯門天主教中學學生一起在校園繪畫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