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會面對時代改變 延續天主教教育使命

期數
4147 期
刊登日期
2023.08.11
主曆
2023年08月13日 常年期第十九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P01_01_1200

本頁圖片/檔案 - P01_02_500(本報訊)香港教育環境出現結構性改變,學校面對縮班、轉型,甚至被逼停辦,在充滿挑戰的社會環境下,天主教學校亦「求變」,以延續天主教會對教育的貢獻,維護及傳授天主教教育五大核心價值。

位於香港仔的嘉諾撒培德學校原是女校,在2022學年起,由小一開始招收男生,以六年時間逐漸轉型為男女校。該校校長丁芝敏修女稱,學校成立初期招收男女漁民子弟, 直至上世紀50年代,才轉型為女校。是次轉型亦是回應時代徵兆而作出的改變。丁修女指出,該區老年人口較多,加上近年受到出生率低及移民潮等影響,區內適齡學童人數下降,轉型可拓展生源。此外,不少家長為雙職父母,讓兄弟姊妹在同校就讀,可以方便家長照顧。

學校為轉型作好準備,近年除了為教師提供培訓,亦更新硬件及軟件,一直推行的「大姐姐同伴成長計劃」,幫助學弟學妹更好地適應校園生活。

推行天主教教育

有關天主教教育的特色,聖類斯中學校監陳鴻基神父表示,除了以天主教的基本信念、核心價值作先導外,亦要培養學生的價值觀、是非觀、倫理觀以及道德觀。

在面對不同挑戰時,慈幼會仍然與青年同行,陪伴他們繼續成長和發展,將來在社會各安其位,各盡己職。

耶穌寶血女修會總會長區綺雯修女也肯定天主教教育在福傳上扮演的重要角色,「學校把信仰種子傳播給學生以及他們的家庭。」

她提到近年修會缺乏聖召, 不少修女年紀漸大,要從前線的教育崗位退下來,目前寶血會有不少學校校長為平信徒。除了兩位修女仍擔任幼稚園校長,其他多擔任校監、校董,但修女仍會繼續參與不同的學校活動,授以富有寶血會特色的教育給學生。她提到修會設立了寶血會教育事務處,修女與平信徒教職員也會定期聚會,加強聯繫,為學生提供宗教培育。

除了修會團體外,由平信徒團體「基督生活團」擔任辦學團體的瑪利曼中學及瑪利曼小學,也著重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幫助學生審視及發展各人的專長。

兩校校監許錦屏博士亦提到,教宗近年肯定平信徒投身教會服務,積極投入福傳工作的角色。她指出,基督生活團一直與學校的不同持分者,保持伙伴關係,加入依納爵靈修精神,著重學生的全人發展。

本頁圖片/檔案 - P01_03_500兩校合併 增加資源

1967年創校、校舍位於南區薄扶林的明愛胡振中中學於20249月起,將與2003年創校、校舍位於東涌、只提供高中課程的明愛華德中書院合併。明愛職業訓練及教育服務總主任李劍華表示,在少子化和人口結構改變的情況下,南區適齡學童人口下降,而東涌地區則對教育服務需求殷切, 詳細考量各區明愛中學的學額供求、教師人手和資源運用後,遂於2022年向教育局建議將兩所中學合併。教育局於本年(2023)年同意將明愛胡振中中學遷往東涌,目標於2024 91日與明愛華德中書院合併。

李劍華表示:「兩校合併後會保留兩校原有的優點,相信能產生協同效應。」校方已制定了合併的過渡措施,以確保合併過程有序進行。李劍華續稱:「幸好得到兩校學生和家長支持,逾七成學生都願意在過渡期間,往返東涌與港島。部分不願遷往東涌的學生,校方亦會盡力安排他們入讀南區的學校。」

明愛華德中書院一向銳意發展戲劇教育,培育學生在演藝方面的專業技能,冀畢業後能直接與業界接軌,故特意投資近百萬,設立了黑盒劇場, 硬件配套可與專業表演場地媲美。

面對時代的改變,天主教教育亦尋求突破與革新,繼續履行作育英才,傳遞天主教價值的使命。(吳賴)


  • 01 教區聯校活動(資料圖片)
  • 02 瑪利曼小學家長活動
  • 03 華德中書院推行戲劇教育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