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教區傷殘人士牧民中心(上)傷健人士與主相聚
按圖放大
公主道是一條位於九龍何文田區的主幹道路,就在這熙來攘往的車道旁,有一間神秘的小石屋,若乘車經過時,未及細心觀望,便會錯過。曾經有人在對面的警局看到它,特地到來祈禱;有途人坐車經過,多年後才發現它的真面目。這小木屋是傷健人士與主相遇之地—教區傷殘人士牧民中心。
教區傷殘人士牧民中心隸屬於聖德肋撒堂,創於1993 年,由恩理覺主教紀念小堂*改建而成。牧民中心關顧不同殘障類別的信友團體,包括為聽障教友而設的「天主教聾人牧民小組」,為視障及肢體傷殘教友的「傷健同心牧民小組」,及為智障人士而設的「 信和光」團體。這三個團體早於 中心成立前已存在,為殘障者提供牧民服務。
牧民中心主任梁婉蕙在中心成立前,已參與團體的義工服務,她形容在未有中心時,團體就像一個「遊牧民族」, 每次需要到不同聖堂參與彌撒,但這同時令更多傷殘教友或其他教友,包括她認識這些團體。
她就讀嘉諾撒聖心商學書院時,傷健同心牧民小組到學校舉行聚會,修女便招募教友學生擔任義工,使梁婉蕙認識了團體,即使畢業及工作以後,仍然繼續在團體擔任義工。為她深刻的是有位以輪椅代步的教友,居住的大廈沒有升降機,梁婉蕙便與其他義工到她的家,抬著她下樓梯乘坐復康巴,參與小組的活動。
「胡樞機不想我們再遊離朗蕩, 便批了這裡作為教區傷殘人士牧民中心,在1993年11月21日剪綵。」梁婉蕙之後應徵中心主任一職,在中心還未開幕時先暫借其他地方工作,她服務30年以來,看著中心「從零到有」,逐一為辦工室增添辦公桌、電話等,見證著團體日漸壯大。
聾人員工 藉手語認識聖言
辛偉霞是中心的第二位入職者,也是天主教聾人牧民小組組員。訪問當天,梁婉蕙幫忙翻譯出她以手語表達的故事。「我在未領洗前見過一個聖母像,聖母張開雙手的模樣,就像想抱著我一樣,我感到很親切,所以想領洗。」辛偉霞以手語表達。
後來,她認識了天主教聾人牧民小組並領洗加入教會。她在中心負責文書處理、插花以及禮儀的進行。「有時福音內容很深,聾人都不明白有些手語的意思。」每次彌撒前, 她也會整理簡報,並在福音旁加上圖畫,以在彌撒中投影給聾人教友觀看,讓他們更理解聖言內容。她感謝中心對聾人的關顧,令他們更深入認識天主聖言,「中心就像是我的家」。
教區傷殘人士牧民委員會主席馮佩琪已擔任天主教聾人牧民小組義工多年,她指出中心是傷殘人士的聚腳點。她最初開始參與義工服務時,遇上人生困難,情緒低落。但是, 見到這些聽障人士後,她感受到原來自己遇到的不愉快只是短暫,「時間可以治癒我的苦,但他們身體上的欠缺是一生的。他們從不覺得苦,反而會樂觀地想:『聽不到別人罵我,也聽不到是非』。」馮佩琪表示,天主透過聽障人士治癒了她,幫助她走出陰霾,所以她多年來堅定地與他們同行。
參與教區活動
中心每月都會為天主教聾人牧民小組和傷健同心牧民小組安排彌撒,因應他們的不同需要,中心也進行不同的準備工作,例如為聾人小組安排手語彌撒,也為傷健小組安排復康巴,接送他們前來牧民中心。此外,由於中心空間有限, 所以不同團體的彌撒分別在不同時間舉行,但是在特別節日時,他們便會一起相聚。
馮佩琪提到中心會組織教友參與教區大型活動,例如傳教節活動、主教擢升禮儀等,展示「雖然他們傷殘,但他們都是很好的教友,很支持教區的活動,也讓其他教友知道, 雖然他們的身體是欠缺,但對天主的心是滿全的。」
傷健共融 互相關顧
傷健同心牧民小組義工胡女士多年前透過公教報上的廣告,認識了這間牧民中心,並於1996年加入,「在成為義工前,我們要先接受培訓,參與靈修講座,也學習怎樣推輪椅、帶視障人士。」
她說未成為義工時,自己是「主日教友」,沒有參與善會,信仰淺薄。但在服務中,她感受到天主的召叫,特別體會到中心的口號:「傷健同行,見證主恩」。除了她會在日常生活中,時常關心傷殘教友外,他們也會反過來關心她, 「有次我的媽媽生病,他們會為她祈禱,之後幾次見面,也會再問候她。」
傷健同心牧民小組會長胡玉英的長子患腦痙攣,「他行動不便,我難以帶他和弟弟參與主日感恩祭,我曾經埋怨過天主。」後來,她了解到傷健同心牧民小組的存在後,便主動聯絡團體,團體亦安排復康巴士接送他們,參與每月首主日特別為小組組員和義工的感恩祭和聚會,「義工細心照顧和關心我們,我也能與其他教友分享喜與憂,使我的生命重拾信心和希望。」
除了彌撒外,她提到中心會安排避靜、家庭探訪等活動,讓她和兒子得到信仰、靈修及身心靈的培育。當中,為她最印象深刻的是參加中心舉辦的海外朝聖團,曾經到訪羅馬、花地瑪、露德及聖地等,「假若沒有義工幫忙,我便沒有機會帶兒子到這麼多地方」,在旅程中與主相遇。
教區傷殘人士牧民中心隔絕了煩囂的鬧市,成為一個讓傷健教友接受信仰培育,關顧心靈的綠洲。
- 編輯 Catherine Wong / 採訪 Elaine Ng / 設計Andy W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