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生 ·活】活化
旅途上去看藝術館展覽,展出野獸派畫家馬蒂斯的作品,才知道他在晚年時,與法國尼斯道明會合作,設計了一間當地聖堂。展覽裡有一齣短片,可以看到該聖堂具馬蒂斯的風格,卻又同時保持信仰的神聖味道,蔚藍色的窗影投射到地面,有別於一般教堂的風格,令人耳目一新。
教堂不等於教會團體,但教堂確實是重要的標記。在過去漫長的歷史裡,不少傳教士把信仰帶到完全沒有信仰的地方,其中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就是建立聖堂。一座教堂的建立,就是把當地人聚合在一起的重要標誌。聖堂讓在這個區域內的人,知道能夠在此找到天主,於是就有機會連結不同的人。
在過去,這種連結,可能是物質,如當年的麪粉教友;也可以是聯誼,如以同村居民作為連結。不過,隨社會的改變,以上的連結都不再有太大的果效,今天的聖堂,逐漸變成單純是現存教友的集合地,那種可以連結世界的作用,逐漸褪色。
看過馬蒂斯設計的聖堂,我會想,是否可以有更多可能性,在今天的社會裡,讓聖堂繼續成為連結其他人的載體呢?舉例來說,教會不少的節慶,與香港社會有很大的連結,如復活節、聖誕節,那麼,有關這些節目,可否引入不同的團體,就相關節慶,做一點互動呢?正如不少人遊歐洲的經驗,就是在聖堂內聽音樂會,古典的建築配上合宜的音樂,既可以激發教友的信仰情感,亦有機會吸引教外人來到這天主的殿堂,感受聖神的氣息。
如果說上世紀六七十年代,聖堂以物質餵養來傳教,借用麪粉、牛奶來吸引一般人走進聖堂,今天,「文化餵養」會否是我們可以考慮的方向?在這個心靈空虛,價值紛亂的社會,不少人的內心需要餵養,而我們的聖堂,可否在這方面,重建自己的福傳方向?
這個方向遠比當年派物資來得複雜,不再是有錢就可以解決。不過,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種互動,是活化堂區的好契機。如果真的可以產生互動,不同的堂區就有可能發揮出自己獨特的面貌,這種面貌不是機械、由上而下的,而是來自堂區裡的教友,與堂區外的人,因著某一個元素, 產生連結, 製造火花, 從而促使堂區有全新的動力。
歷史悠久的堂區,不妨由社區歷史入手,如馬鞍山,山上還有一間荒廢的天主教聖堂,直是活化的絕佳契機;處於新巿鎮的堂區,有可能多做與年輕人有關的互動,沖淡教會老化的程度; 位於學校區的堂區,會否開展與教育有關的互動可能,成為具天主教特色的補習社或溫習室。
當日派物資傳教,在於傳教士不拘一格,不去想領取麪粉的人是否真信天主。同樣地,與時並進、應物變化,不要想太多道理,堂區活化才是一條生路。
- 塘邊鶴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