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性·思潮】社會衝突與性別解放

期數
4159期
刊登日期
2023.11.03
主曆
2023年11月05日 常年期第三十一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變性思潮「社會衝突理論」(Social Conflict Theory)認為,群體之間的利益差異,最終會導致社會內部產生衝突。不公平的社會結構, 使得佔主導地位或有權勢的群體,能夠壓制弱勢者。性別不平等問題,是基於主導群體(男性)對弱勢群體(女性)的壓制。

社會衝突理論者首先假設,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不同群體必然會因為資源和權力分配不均發生衝突,而社會制度不能有效地創造和諧。第二,衝突在所有社會制度中都是不可避免的。第三,衝突可以成為社會變革的驅動力;但也可以是負面的力量,造成破壞。

馬克思主義堪稱社會衝突理論的代表。在性別問題上,馬克思主義的倡導者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提出,在家庭層面,男性對生產的控制,伴隨著私有財產的積累,使到女性處於從屬的地位。統治階級把生產關係擴散到家庭中,在經濟上佔主導地位的男性, 將財富和經濟控制權保留在男性的世系之中, 父權制家庭和男性繼承權變得非常重要。男性與女性的不平等關係,是階級壓迫的一部分, 和無產階級與資產階級的關係相似,不平等的性別角色,不是因為生理上的差異,而是因為社會的建構造成。

馬克思主義的女權主義者進一步斷言,性別不平等是由資本主義制度造成的,資本主義創造了階級和勞動分工,這種情況也出現在家庭中。不平等的經濟制度,衍生出婦女不平等的遭遇,是階級壓迫的另一種形式。受父權制家庭約束的婦女,相當於受資本主義壓迫的工人階級。他們還認為,婚姻制度在本質上是為了確保男性血統的繼承權,家庭和宗教是維護性別角色繼續存在的制度,因此,追求性別平等,就是要徹底改變這些觀念和社會結構,要喚醒婦女的意識,起來改變現狀。在資本主義制度之下,男性自覺或不自覺地成為了剝削者,他們也需要從這個「罪惡的角色」之中解放出來。所以為婦女爭取平等的運動,實際上是整體人類的解放運動。

社會衝突論者曾經在不同時代和不同地方,為著他們的目標,引發了不少衝突、鬥爭,甚或革命。然而,回顧他們的「業績」, 卻難免令人嘆息,他們創造的敵人,比得到「解放」的朋友為多;多年對抗和鬥爭之後, 社會矛盾越來越多,距離「全人類解放」的目標,愈來愈遠。

社會衝突理論指稱的社會不公和壓迫,在現實世界裡確是非常普遍;作為天主教徒,我們不妨回顧和思考,我們有沒有在不意識下也成為了壓迫者?我們如何才可以為社會創造多些空間,讓社會上處於不同階級和地位的「天主子民」,能夠互諒互愛,為彰顯人性的美善而共同努力?

  • 本專欄逢一、三、五主日刊登

  • 教區關注性多元文化小組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