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用生命譜寫聖神之詩 寶血會鄺麗娟修女

期數
4162期
刊登日期
2023.11.24
主曆
2023年11月26日 我們的主、耶穌基督、普世君王節

共用圖片/檔案 - 人物專訪「神學工作令我體會到,原來我的使命就是彰顯聖神,要生動活潑地『傳神』,讓人如沐春風,經驗聖神之風的吹拂,不止於理性層面的認知,更以信仰之情陶醉於聖三的愛內,聖神就是父子之間的愛的交流。」寶血會鄺麗娟修女願以一顆柔順的心向聖神開放,由祂帶領。本頁圖片/檔案 - kkp08_01_500_p1

聖召中的聖召

修道50載,曾擔任寶血會總會長,任教於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多年的鄺修女,視神學工作為自己「聖召中的聖召,使命中的使命。」鄺修女非常感恩,在一個溫暖的家庭中成長,透過雙親,讓她經驗到天主的愛,沐浴於聖神的恩寵中,父母雖不是教友,卻不經意地為她鋪墊修道之路。

為了讓鄺修女接受最好的教育,父母送她到寶血會德貞學校求學,受到修女們喜樂的生活見證及信仰薰陶,小小心靈早已被天主的愛深深吸引,小學二年級時,已聽到主的呼喚,矢志將來成為修女,終在六年級時領洗入教,跟隨主的渴望,一直默存心中。

鄺修女於中學畢業那年,約見寶血會總會長明志。雖然修會及父母皆希望她多取些社會經驗,才作此重大的人生決定,然而,鄺修女深感主愛的催迫,遂效法瑪利亞起身並急速啟程(路一39),於1973年進入寶血會。

本頁圖片/檔案 - kkp08_main photo

父母是人間天使

「記得那天,爸媽一起送我入初學院,一路上,大家默然相對,百感交集,感覺路途很長、很遠!終抵達初學院,初學師出來迎接我們,媽媽跟她談得很投契,突然,發現爸爸消失蹤影,四處尋覓,原來他獨個兒在後花園一角,低頭沉思⋯,默默承受著父女分離之苦楚。初學師不禁慨歎說:『看,你爸爸是多麼的愛你,真像聖女小德蘭的爸爸!』」

父母在萬般不捨下,成全了鄺修女的修道心願,「從卸下俗衣而改穿會衣的『轉衣』禮起, 每個修道歷程,爸媽都親臨參禮,禮儀中爸爸總是禁不住暗自飲泣;禮成,他拿著一袋淚水濕透了的紙巾步出聖堂。三年的初學培育期,媽媽不管家務有多忙,也不顧舟車勞頓,每個主日她總會來初學院看我,牽掛之情溢於言表。的確,父母是我的人間天使,感謝天主賜給我這麼愛我的父母。」

鄺修女於1982年宣發終身聖願,一直在寶血會屬校教書的她,遇上人生的轉捩點。

鄺修女於1984年至1989年奉派往台灣天主教輔仁大學聖博敏神學院, 修讀神學學士學位課程。「有一天,神學院院長,聖經學家房志榮神父很高興地告訴我,教授們皆肯定我在神學方面的神恩,希望修會派遣我繼續神學之路。」鄺修女遇上了多位伯樂,他們於1991年推薦她前往法國巴黎耶穌會神學院繼續深造,並將豐富中華教會神學的使命,寄託在鄺修女身上。

拓闊神學本地化之路

鄺修女從未想過,「後半生會在神學的世界裡遨遊,這是我生命恩寵的奇蹟。」中華神學泰斗耶穌會張春申神父致力推動信仰本地化,是鄺修女的啟蒙恩師,他向鄺修女揭示中國文化中「氣」的廣闊無垠的研究空間,鼓勵她以此另闢神學創作之路,藉以推動神學本地化。

聖經作者用風、火、水等圖像去描述聖神,鄺麗娟修女在其博士論文中,則以詩的意境來展現聖神之靈動,不單將聖神與中國的氣作比較,更將氣的「感應」經驗作跨文化的對話和解讀;「從唸神學開始即有一個夢, 我常問自己:神學為何不能寫成像一首詩、一幅畫,一翩舞、一闕歌?」鄺修女終以她400多頁的博士論文作為回應,在聖神的啟迪下,寫出不一樣的神學-「神動之美」的神學。

在法國求學期間,她蝸居於巴黎一修院屋頂的小閣樓,生活清簡,三餐自理,加上日夜伏首案頭,終告病倒,幸得耶穌會神父安排她在耶穌會的地方稍作憩息後,再次起行。

「天主不停派遣天使與我同行,感恩認識了鄉間一修會,修女們待我如親姊妹,讓我有歸家的感覺。」無獨有偶,這修會後來與「聖神女兒」修會合併了,鄺修女見證了在她們中間聖神的奇妙化工。

路漫漫其修遠兮本頁圖片/檔案 - kkp08_02_500_p2

十年多的寒窗,換來了一襲白髮,這也成了鄺修女的標記。她於1999年獲取神學博士學位後,回港出任聖神修院神哲學院教授至今,教授基督信仰中的人學、恩寵學、末世論、神的神學-試從中國美學靈感初探等科目。上課前,鄺修女總會靜下來虔誠禱告,祈求聖神充滿她及其學生,「士林神學以來,神學採用思辨性的概念去詮釋信仰真理,而我則嘗試以詩與藝術的語言去傳述天主之美、善、真,殊不容易,惟求聖神親臨導航。」

無論是昔日帶領修會,還是現在培育學生,她一直為聖神所帶領,「我願以整個生命繼續開放給聖神,讓祂在我身上生生不息地遍流⋯⋯。」(鄧)


  • 01 鄺麗娟修女1982年宣發終身聖願
  • 02 鄺麗娟修女(圖右一)兒時與父母及弟妹合照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