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性·思潮】性別只是一種表演?

期數
4167期
刊登日期
2023.12.29
主曆
2023年12月31日 聖家節

共用圖片/檔案 - 變性思潮朱迪斯.巴特勒(Judith Butler,生於1956年)是當代「性別理論」其中一位最重要的學者。她是美國哲學家,其工作影響了倫理學、第三波女權主義、酷兒理論(Queer Theory)和文學理論等領域。

巴特勒如何定義文化,是她的性別理論的基礎。巴特勒提出:文化只是人類不同的群體,透過「符號」(symbol)和語言,作為「社會行動」(social action)的一種形式,反覆持續發揮作用的結果。主流文化通常由傳統觀念組成,在歷史過程中產生,被當權者「選擇」, 樹立和延伸。

巴特勒主張:性別不是由客觀的身體決定,而是一種社會建構,一種文化規範。性別是「表演性」(performative)的,只是表演的行為。「表演能力」源自於它的可重複性( repetition),由於它反覆持續進行,從而成為一種共同的習慣和模式( 正式或非正式的),進一步成為社會的共識和協議,當權者並建立所謂「合理的性文化」,例如:異性戀是正常的,同性戀偏離了正常規範;只有男性和女性兩種性別,每個人都必須是男性或女性。

巴特勒提出:事實上人們的性別只是根據文化規範而改變,在特定時期某一特定性別的典型特徵,在不同的時間,有可能被認為是另一種性別的典型特徵。以粉紅色為例,幾百年前,粉紅色是「男性的顏色」;近年來,粉紅色已成為女性的代名詞。性別方面,如果任何一個男孩明天開始穿裙子,並繼續這樣做,我們對男孩正常穿著的看法將會改變,我們對性別的特定想法和規範也會改變。巴特勒因此指出,性別是表演性的,當「性別行動」具體且持續重複地進行時,「性別」便是真實的。

然而,巴特勒在她的著作《性別麻煩》(1990)中指出,性別不是一種穩定的身份, 它只是在時間維度上形成的身份,透過重複的行為而成為制度;它是脆弱而且容易改變的。她甚至宣稱「女人」這個詞是有問題的,因為由所有女性組成的群體包含了太多不同的人, 以至於不可能找到共同的特徵,更遑論一個共同的身份。因此,巴特勒的性別表演理論,最終也不能讓性別,作為我們身分認同的穩定基礎─如果它沒有變成虛無主義的話。

巴特勒的理論, 有明顯的符號互動論(symbolic interactionism)的影子,認為人們的自我概念,起源並建基於他們在日常活動,與社會上不同人的互動中,如何理解其他人怎樣看待他們。人們的自我只是「鏡子裡的自己」(the looking-glass self),沒有客觀的基礎。她的見解讓我們注意到「社會建構」的多樣化和影響;同一個處境和事件,不同的人,在不同時間裡,可能有不同的解釋。

然而,從邏輯上講,如果現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只是社會建構的結果,沒有客觀性,那麼就沒有甚麽確定性了。例如,在法律和道德問題上,殺人是違法和不道德的,但此判斷可以隨時改變,甚至被推翻。如果是這樣,這是不是我們所希望建構的世界?

在現實上,我們建構世界的過程中,背後存在著一個美善的期望和藍圖:這些美善的期望和藍圖從何而來?在最終極之處,是否存在著一個超越這個世界的「絕對美善」?

  • 本專欄逢一、三、五主日刊登

  • 教區關注性多元文化小組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