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 舉辦思想交談會

期數
4167期
刊登日期
2023.12.29
主曆
2023年12月31日 聖家節

(本報訊)由佛教、天主教、孔教、伊斯蘭教、基督教及道教共同成立的「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於1216日,假嗇色園鳳鳴樓舉辦一年一度的思想交談會,主題為「年輕人心中的環保與希望」,希望透過信仰和教育,加強青少年的環保意識和希望。

香港佛教聯合會董事果毅法師表示,佛教環保實踐可以「惜福、報恩、再生、利生」為主要方向,但環保要落實到位,最終仍要歸向於人的心靈環保。

天主教的蔡錦龍提到,天主教將環境保護視為道德和宗教問題,呼籲人們以可持續的方式生活,保護地球和未來世代。天主教的神學觀,以上主為宇宙萬物的創造者,人類被賦予保護和管理大自然的責任。

孔教學院李文斌常務副院長代表湯恩佳院長作分享,指出人類已偏離「正德、厚生、利用」正道,走上天人對立的道路。孔教的「取之有度,用之有節」是必要而可行的實踐。

中華回教博愛社楊興文教長稱,伊斯蘭的環保理念基於順從與敬畏,穆斯林通過學習《古蘭經》認識到天地萬物都順從和敬畏安拉的,從順從和敬畏中得到生命的永恆。人類賴以生存的一切物質都歸安拉所有,人類對物質的佔有貪得無厭,發動侵略戰爭掠奪土地和財富,都是罪惡的行為。

香港中文大學宗教倫理及中國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員、崇基學院神學院兼任講師莫介文博士表示,前人所造成的生態破壞,將由Gen Z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出生的人) 及其後的人承受。他提出,「教會—學校—神學院」複合體是塑造年輕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精神特質的重要架構,有很大潛力可以賦權Gen Z,使他們更全面地對抗氣候變化, 建設可持續的社會。香港浸會大學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吳有能教授則從道教宇宙觀談起,進而說明環保與希望之關係,並從自然環保、社會環保與心靈環保,說明道教思想與青年未來的理論相關性。

是次宗教思想交談會內容亦會結集成書,由天主教香港教區宗教聯絡委員會主席周景勳神父編輯。

「香港六宗教領袖座談會」成立於19786月,就社會、民生及宗教問題交換意見, 呼籲政府和各界人士關注社會發展,讓大眾對各宗教理念有更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公)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