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明專聖方濟各小堂(上) 師生的心靈綠洲

期數
4168期
刊登日期
2024.01.05
主曆
2024年01月07日 主顯節

本頁圖片/檔案 - kkp10-11_1200

按圖放大

共用圖片/檔案 - 區區有聖堂明專聖方濟各小堂(上)

明愛專上學院(明專)積極發展,致力成為全港首間天主教私立大學─聖方濟各大學,師生於每天中午放慢腳步,齊集於校園內的聖方濟各小堂參與平日彌撒,滋養心靈後,繼續透過學習或工作去光榮天主。

「這間聖堂是明專的天主教標記,滋養教友職員,牧養教友學生。 」明愛專上學院校牧杜國明神父(J. A. de la Torre Guerrero)負責推動校內的牧民工作,並與教職員神父及校友神父等,輪流主持平日彌撒,每天服務數十名來自校內及將軍澳區的教友,「仍未領洗的學生看見我在彌撒中穿著祭衣,也因此認識我的神父身份,更主動了解天主教信仰。」

杜神父表示,尚未皈依天主教的師生被小堂的祥和氣氛吸引,「不少學生,當中包括一位傷殘的基督教徒,因著參與彌撒感到平安,令我感到安慰─他們不一定在學時領洗─我不是為了收割,而是撒播種籽,陪伴他們認識天主教價值觀。」

杜神父校牧室的大門為學生敞開,不少學生前來問功課、打桌球或聊天,而校牧室及小堂正是明專天主教同學會的基地,「修讀我任教的天主教社會倫理科及社會訓導科的學生,也會前來牧校室跟我談天,令教書了成為我的傳教途徑。」愈來愈多學生對信仰感興趣,杜神父計劃於2024年在校內為學生開設慕道聚會,引領他們歸向基督。

明愛專上學院校長麥建華博士表示: 「校內不只有小教堂,更得到幾位神父幫忙,於平日主持彌撒,為我們加油,增添聖神的力量;我們凝聚了的一班教友、老師及同學,他們同心以祈禱支持學校,彼此同行,讓我們遇上困難時不忘交託,在工作時感到喜樂。」

明專校長麥建華  欣見小堂凝聚師生

明專校牧室為職員組織信仰小團體,讓職員分享聖經及教學生活;來自職員及學生的代表,亦與杜神父組成校牧室協進會,合力促進牧民工作。

明專學生事務長暨助理教授吳海雅博士體會到,明專聖方濟各小堂好比院校的心臟,「這個信仰標記亦加強了教職員的召叫,鼓勵同事以言以行讓學生體會天主的臨在。」

「雖然聖堂只偏處一隅,但其概念在校園內延伸,校內的『聖言牆』、活動及校歌等建立了信仰氛圍。」吳博士稱,聖方濟各小堂是學生心靈的綠洲,也是她陪伴學生的空間,她有時會陪伴學生前往聖堂安頓心靈,或走過聖堂門外、學校大堂內的十四處苦路,檢視自己的生命,並鼓勵他們往後繼續前往聖堂靜思;小堂亦開放予教友祈禱,「有前來小堂的教友看見校內的輔導及研究相關項目的海報,主動致電參與我的研究計劃。」

聖方濟各小堂2017年祝聖啟用時,吳博士獻出了人生首次的聖堂讀經,平日縱然工作忙,她仍跟同事們勤於為小堂的彌撒讀經及服務,「小堂的服務為我是一份莫大的祝福,讓我上班也可以服務天主及滋養心靈。」

小堂彌撒加強歸屬感  促進天主教同學會發展

明專天主教同學會是本地絕少數擁有聖堂的大專公教學生團體,小堂的禮儀生活與校牧室的牧民工作相輔相承,令明專天主教同學會於疫情過後迅速恢復活動。

在小堂輔彌撒的明專天主教同學會會長陳翰林,與教友同學非常珍惜校園的宗教生活,「 老師陪伴我們朝聖,也熱心參與教友學生的活動。」

「小堂是全校最安靜的地方,我很喜歡在這裡祈禱。」明專天主教同學會幹事馬沛希表示,小堂對天主教同學會的發展相當重要,「讓我們易於舉辦活動,也方便接待其他院校的教友學生前來參與彌撒及交流。」本身在聖安德肋堂擔任輔祭會會長馬沛希在明專聖方濟各小堂亦擔任輔祭,「我在堂區培育年輕輔祭,然而,我在這裡變成了最小的一個,重新虛心學習,讓我服務堂區時更得心應手。」

「『原來我的老師是教友!』小堂的彌撒給我帶來驚喜,讓我更認識自己的老師, 也喚起師生之間的共鳴。此外,我會帶領未領洗的同學參觀小堂,藉此福傳。」馬沛希表示,這個福傳機會讓天主教同學尋回教友學生,同時鼓勵他們加入小堂及天主教同學會的大家庭。

  • 編輯 Catherine Wong / 採訪Joe Tang / 設計 Andy Won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