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鰂魚涌彌撒中心(下) 從沒間斷地福傳

期數
4171期
刊登日期
2024.01.26
主曆
2024年01月28日 常年期第四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kkp10-11_1200RGB

按圖放大

共用圖片/檔案 - 區區有聖堂鰂魚涌彌撒中心每個主日只舉行早上十點半的主日彌撒,教友經常聚在一起,更能凸顯彌撒中心「家」的感覺。一家大小、數代同堂的教友經常在同一台感恩祭中,擔任不同崗位。

朱靜怡一家於2015年開始到彌撒中心參與活動,她除了是總務組的成員,更是非常務送聖體員;她的兩名兒子都是輔祭,作為非教友的丈夫每個星期日見到妻子及兒子積極參加彌撒中心活動,也開始在彌撒前幫忙,一起布置場地。朱靜怡表示,藉著投入參與不同活動,使她一家人有一份使命感及責任感,加深對彌撒中心的歸屬感。

另一個教友家庭韓黎瑞蘭(嫲嫲)、韓宗澤(兒子)、韓睿思(孫子) 三代一同參與彌撒中心的服務。韓黎瑞蘭在彌撒中心成立前,已經是聖猶達堂的教友。後來得知彌撒中心成立,便開始到中心參與活動。她表示,以往在聖猶達堂只是「主日教友」,但當她到達新成立的彌撒中心, 知道需要人手協助,便參與服務。她現時仍是彌撒中心插花組的成員。

韓宗澤參與彌撒中心的輔祭培育工作,韓睿思則是彌撒中心的輔祭。此外,韓宗澤會參與每星期六聖猶達堂的提前彌撒,參與當中的歌詠團,可見教友與聖猶達堂的關係非常親密。

教友培育活動豐富

鰂魚涌彌撒中心與耶穌顯容小堂同屬聖猶達堂區,三者一同為北角地區的教友提供不同的培育活動。聖猶達堂更是鰂魚涌彌撒中心與耶穌顯容小堂背後的強大支柱。

梁惠嫦出任彌撒中心的非常務送聖體員20多年,感謝天主的邀請使自己成為祂的工具,為祂服務。她除了在彌撒中送聖體,更參與堂外送聖體服務,到有需要的長者家中,給他們送聖體,並一起閱讀聖經、聊天。她表示從與長者的對話中,見到他們的信靠,也拉近了自己與天主的關係。

另一位非常務送聖體員程惠洒表示,彌撒中心及耶穌顯容小堂的非常務送聖體員每兩個月相聚於聖猶達堂,與聖猶達堂區的非常務送聖體員一起開會、進行靈修活動, 並每年一起避靜,三者就像家庭一樣,關係緊密。

為深化教友信仰,彌撒中心的小組定期舉辦不同的靈修培育活動, 歌詠團成員黎裕昌、羅若思、梁世豪及陳婉芬參與歌詠團20多年。

羅若思表示,在過去十多年,成員在星期四的晚上,一起進行靈修聚會,「我也覺得挺難得的。」

組長梁世豪表示,在多年的服務中感覺到,這是天主給予他服務教會的職務。而成員相識多年,以前會為了練氣量,一起在彌撒前行山; 以往在暑假,由於學校要進行維修工程,而彌撒中心需要暫停開放時,成員也會趁機到不同聖堂參與彌撒,感情深厚。

三地一家 服務教友

彌撒中心工作小組組長陳淑雲於2021年起出任工作小組組長。當時正值疫情,而彌撒中心又關閉,所以她也會努力聯絡教友,維繫感情。當聖堂相繼恢復開放時,她有時在聖猶達堂遇見彌撒中心的教友,也會主動問候。當彌撒中心的教友得知彌撒中心重開後,很多人積極幫忙,一起重組這個家,令她感動。

陳淑雲形容彌撒中心的教友就像家人般,無論遇到甚麼事情,教友都會主動幫忙。她提到曾經有教友因為丈夫離世,一直鬱鬱寡歡,「她曾說自己沒有家人了,我則向她說: 『彌撒中心就是你的家, 我們就是你的家人。』」後來,每次在彌撒中心遇到這位教友,陳淑雲都會擁抱她,給予她安慰與支持,該教友最終走出悲傷情緒。「彌撒中心是一個團結、溫馨的家,很多教友一起前進,希望這個家變得更加好。」陳淑雲說。

來往鰂魚涌彌撒中心的交通方便,從鰂魚涌港鐵站步行至彌撒中心也不過四分鐘,路途上也比較少樓梯及斜路,相比聖猶達堂及耶穌顯容小堂,彌撒中心更便於年長教友前往參與感恩祭。

「聖猶達堂、寶馬山的耶穌顯容小堂和這裡的鰂魚涌彌撒中心,三地加在一起就是一個家。」聖猶達堂主任司鐸温國光神父說,彌撒中心為聖猶達堂十分重要,肩負起牧民及傳教的使命,方便長者教友方便前往外,本年彌撒中心慶祝成立40周年,足見其與教友建立了深厚感情, 「鰂魚涌彌撒中心的教友也是聖猶達堂的一分子,代表著堂區,每一星期在這裡開展他們的牧民工作,這是一種很強的福傳和牧民的召叫。」

位於香港嘉諾撒學校的鰂魚涌彌撒中心雖然「朝行晚拆」,但教友的信仰心火熾熱,從不間斷。


  • 編輯 Catherine Wong / 採訪 Elaine Ng / 設計 Andy Wong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