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專訪】醉心研究粵語 保存方言 教友張洪年

期數
4173期
刊登日期
2024.02.09
主曆
2024年02月11日 常年期第六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08.1200

共用圖片/檔案 - 人物專訪中國孕育了十大方言,大方言下再細分許多小方言,眾聲和而不同。在語言學家張洪年眼中, 所有方言都是一樣的精彩。他深信語言應該是眾聲共存,多元並容。這份價值落在天主教信仰之中,同樣綻放異彩。

香港中文大學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的榮休教授張洪年的多部著作,暢論粵語在過去兩百年的發展。

移居美國數十載的張洪年早前回港,主日在堅道聖母無原罪主教座堂參與廣東話彌撒。領洗已經一個甲子,他憶念在新亞書院(中文大學) 跟隨耶穌會神父顏益群神父(Canice Egan)學習英國文學及天主道理的時光。

恩師們鼓勵欣賞多元

「兒時在聖堂參與兄長受洗的禮儀,教我印象深刻,這是我人生首次接觸天主教。」讓張洪年的信仰種籽發芽者,正是顏益群神父。新亞書院創立初期, 老師來自五湖四海,包括南下的大師如錢穆、唐君毅等學者及學富五車的耶穌會會士。顏神父教授莎士比亞名著之餘,帶領學生演出歌劇,並為天主教同學會會員教授道理,這些經歷成為了張洪年的快樂回憶。

張洪年上研究院的時候, 師從周法高老師。1969年在中大碩士畢業後,遠赴美國的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攻讀博士學位,校園附近的Newman Hall聖堂,是一所比較開放的教堂,教友大多是來自世界各地知識分子。「神父的講道貼近社會現實,讓我對天主教有了新的認識。」

柏克萊思想多元的氛圍,拓闊了他在學術方面的視野。語言學家張琨教授指導他撰寫畢業論文時,鼓勵他研究敦煌文獻,當中的佛教故事很多都是說唱的口語記錄,跟他後來研究的粵語口語紀錄異曲同工。

本頁圖片/檔案 - 08.03_500張洪年回憶起昔日在栢克萊任教,接獲中國現代語言學泰斗趙元任的來電仍一臉興奮,趙氏著有膾灸人口的繞口令《石室施氏食獅史》─ 「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他有雖然沒有上過趙氏的課,但幸得對方指點,研究上深受他的影響。

張洪年多年來一直研究粵語,90年代在柏克萊榮休後回港執教,蒐集早期傳教士的粵語拼音文獻等資料,整理粵語在聲韻、語法、詞彙方面的歷時演變,就連現代粵語流行曲也不放過,讓香港人重新認識自己語言的根。語音會變,今日所謂的正音,其實也在演變,今日的懶音,也許會變成將來的正音。

他認為,「愈認識不同的語言,愈了解世界,也愈接受別的傳統。」作為語言學家,他重視聖經經文從外語翻譯為中文所恪守的信、雅、達三原則。「昔日信經說: 『死而乃瘞。』(瘞意思為埋葬)現在,新版跟隨時代改變,改得很好, 教友明白底蘊,並非唸口簧,這很重要,惟文言文舊版亦有其簡潔等優點。」張洪年表示,教會每隔一段時間, 宜檢視文字是否合乎當代的信、雅、達原則。

痛苦其實不可以分享

粵語受到普通話影響,在教會內亦然。「很多人說:『讓我們一齊祈禱。』以往,粵語是不會這樣說的,只會說:『等我哋一齊向上主祈求。』這種『讓』的用法,似乎是受到書面語或普通話的影響,而產生的一種新句式。其實,粵語也深受英語、日語的影響,許多外來詞都是來自外國語言,日子久了,這些外來語就在粵語中生根。」例如是人們經常說的「同你分享某事」,張氏解釋,「『分享』原本有享受的意思, 因此很多東西是不能『分享』,包括痛苦的經驗,『分享』顯然是從英語的share假借而來的, 而『分享』原有的『享受』那底層意思漸漸消失。」

儘管粵語受到外來影響而演變,但「方言的寶藏如同人的血型,改變不了,母語始終是自己的根。」他認為香港人既要愛惜粵語,也應當認識其他語言,學習欣賞多元中的共通,「菲律賓教友對香港家庭照顧有加,我們何不多學學他們的塔加洛語(Tagalog),並參加他們的活動? 彼此愈加深認識,愈會發現共通點。」(鄧)


  • 01 張洪年著書探討粵語的發展 (圖: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 02 張洪年(右)與昔日同事鄧穎思(左)早年在中大舉辦有關粵語研究的新聞發布活動
  • 03 以粵語寫成教理書《俗言問答》(圖:中文大學天主教研究中心教區檔案處)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