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筆】回收做多步 整全生態是簡單日常行為的成果

期數
4176期
刊登日期
2024.03.01
作者
梁曉詩
主曆
2024年03月03日 四旬期第三主日

共用圖片/檔案 - KKP reNew-義筆教宗方濟各在《願祢受讚頌》通諭的核心思想是將整全生態作為公義的新範式。整全生態「有助於提供一既尊重人類在世獨特位置,又尊重我們與四周環境關係的生態保護途徑。」(#15)分析環境問題離不開對人、家庭、工作和城市背景的分析,也離不開每個人如何處理自身的關係。適逢近日垃圾徵費和422日管制即棄塑膠第一階段(下稱422)的議題引起公眾關注,不如就由大家平日較少留意的回收系統開始,看看我們可以如何在實踐整全生態的大前提下做多一步。

垃圾徵費與422兩項計劃均促使街坊街里重新反思生活習慣,以便作出相應調節。加上去舊迎新的新年傳統,於是大家會偏重如何在8月前先為家中的閒置物品斷捨離,將舊傢具快速棄置。在農曆新年前後,筆者每日清晨都見到垃圾收集站、個別地區的垃圾黑點都擺滿了家居垃圾。因工作習慣關係,只要望著這堆垃圾即可以分辨哪些是可回收物料,同時計算到若物主在棄置前, 將物品乾淨回收,即可減少一半垃圾。

將可回收的物料回收,不單減少垃圾費,更促進資源循環。當大家以為回收只是將物資交給清潔工、放在收集紙皮街坊的鐵車上、帶到社區回收網絡(如綠在區區等)、或隨便放在未開門營業的街角回收舖門外…… 對不起,還需要大家再做多步。乾淨回收是基本的,所有回收物都要洗淨。更要盡量將物料歸類,書紙跟雜紙要分開, 鐵、鋁要分開,塑膠也要按號碼分類。

或許大家會問,社區回收網絡系統跟屋苑的回收桶都只是紙、金屬或膠,為甚麼要做那麼多?其實我們要問,回收物最後會被如何處理? 如果屋苑物業有回收承辦商,他們會派車到屋苑收集回廠,由工人人手分揀;如果是政府承辦商,回收物也會被送到回收廠分揀。分揀過程若是紙則打紮;膠就拉粒;金屬便分類,最後全都送上船運走出口。無論你在屋苑或社區回收網絡,回收的下游都極倚賴工人及物流。

目前社區回收網絡系統除突顯飲品類膠樽專箱專收外, 其他類別塑膠全都納入「其他塑膠」。大家以為塑膠回收商可以一次過處理多種不同塑膠?其實這視乎個別公司的生產線是為了哪專類塑膠而設計。除個別回收商可投資百萬甚至千萬於分揀機外,大部分回收廠仍靠人手分揀。以塑膠為例,由飲品膠樽製成的再生物料經濟價值較高,得到政府及投資財團支持則可以全機械化,並在環保園建廠。但若處理其他類別塑膠,就未必有相應機器配合。尤其處理搬家或包貨常見的膠膜,因物料極輕,難引用分類機,還得靠熟練工人快手選取。

處理其他類別塑膠的回收商多數為中小企, 未必可以承擔環保園的幾千萬元進場費,更勿論市區廠房租金。這些默默支援本地回收系統的回收商,未有財團注資,即使有政府資助,也是杯水車薪。正如通諭提及「整體的生態學也是由日常生活中眾多小手勢交織而成,能打破暴力、剝削和自私的邏輯。」(#230)大家可以多行一步幫到整個回收系統的上游。大家做好乾淨回收,先將回收物分類包好,就已經可以幫回收廠工人減省工夫,快速分類。若社區回收網絡系統已爆滿,則可先等等。大家將回收物壓扁,壓縮空間,就可以加大物流運輸載貨空間,盡用每車的載重量,增加物流效率。


  • 教區全人發展委員會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