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郊保育試驗計劃 推廣小學保育意識

期數
4176期
刊登日期
2024.03.01
主曆
2024年03月03日 四旬期第三主日

本頁圖片/檔案 - 03B_500(本報訊)教區「古道行」工作小組獲環境及生態局鄉郊保育辦公室的「鄉郊保育資助計劃」資助,開展為期兩年的「西貢『鄉郊保育』教育試驗計劃」,向高小學生推廣鄉郊保育意識和協助學校製作相關教材。「古道行」項目經理翁均鳳表示,試驗計劃以西貢大自然和教堂為戶外課室,將邀請10間小學參與。工作小組於223日舉辦講座,向小學教育人員簡介計劃,並邀請保育教育工作者分享心得。

天主教善導小學去年已率先在五年級的「校本歷史文化及環保教育」課程中,加入西貢「古道行」考察遊。在導賞員帶領下,學生參觀了北潭涌聖母七苦小堂、上窰碼頭和上窰民俗文物館等,認識西貢傳教歷史、小堂建築、客家文化和大自然生態環境。

校長方富祥表示,學校將保育課程融入校本課程的整體規劃當中,配合校方去年的發展主題「尊重」,透過實地考察,令學生接納、欣賞、珍惜和愛護天主所創造的萬物,承擔「大地管家」的使命:「不用靠口講,學生接觸過、辛苦過、體會過,自然懂得尊重歷史和愛護大自然。」

西貢崇真天主教學校(中學部)校長甘陳富文說,該校地理位置貼近大自然,因利乘便,可以配合各學科推廣保育意識,例如設立昆蟲研習徑、推行「海陸空全方位保育學習計劃」等,透過多元化的學習體驗,加強學生對校園生物的認識和感情,並以實際行動去關愛大自然。

擁有多年戶外環境教育經驗的香港戶外生態教育協會創辦人馬昀祺博士分享,當年在大學的第一堂課,教授已指出「everything is connected」(一切事物都是相連的),與教宗方濟各在《願祢受讚頌》通諭中提及萬物互有關連、必須愛護生態環境異曲同工。他說, 學校可先透過課堂遊戲,讓學生對自然生物有基本認識,再帶他們到戶外進行五感探索或解謎活動,例如找出在課堂上認識的植物,讓他們感受這份連結。

試驗計劃會以「古道行」五間歷史小堂為據點,按照小學常識科的框架,設計並製作20 套教材,供參與計劃的學校率先使用,內容包括理論課和北潭涌實地考察活動,並要求學生反思和制訂目標,承諾改變態度。「我們希望學生不只是當去旅行,而是透過感觀加強對環境的認識,培養正確的價值觀⋯⋯這不是一次,而是一世的課程。」翁均鳳道。有意參加計劃的學校可於325日或之前聯絡「古道行」報名(電話9770 73036126 5573)。(黎)


  • 圖:首排右三至右一分別是「古道行」工作小組委員會主席蔡惠民副主教、委員楊錦泉和林社鈴執事。(圖:古道行)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