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區有聖堂】耶穌顯容小堂(上) 寶馬山見天主的光榮
按圖放大
聖經中記載耶穌於大博爾山,在宗徒面前改變容貌,顯示了他天主性的光榮(參谷九2-8)。位於寶馬山的耶穌顯容小堂是香港島位處最高的小堂,所以被命名為耶穌顯容小堂,寄望教友像昔日宗徒能看到耶穌的聖容一樣,在寶馬山上見到天主的光榮。
1980年代,香港教區因應牧民需要,向政府申請於北角寶馬山興建聖貞德中學新校舍並附建聖堂。這建築物於落成的翌年便獲得香港建築師學會建築設計優異獎。耶穌顯容小堂附屬於北角聖猶達堂,於1988年正式啟用,多年來服務北角半山的教友。
耶穌顯容形象融入於生活中
每當教友踏入小堂,首先便看見「耶穌顯容圖」的屏風玻璃畫。小堂在2006年進行大維修時,向梵蒂岡博物館申請借用拉裴爾名作「耶穌顯容圖」原畫的底片,採用了畫作的上半部分,用於進堂屏風的玻璃畫設計。畫上可見梅瑟和厄里亞分別在耶穌的兩旁,而下面則是宗徒雅各伯、伯多祿和若望,期望藉此畫像更形象化地突顯小堂的命名。
白天時,當教友在聖堂內往外看,可以透過玻璃畫隱約看到寶馬山的樹影,也將耶穌顯容的形象融入於現實生活中。在玻璃畫的底座上鑲嵌了「這是我的愛子」字句,呼應了耶穌顯容時,天上雲彩中傳來的聲音:「這是我的愛子,你們要聽從他。」(谷九7)
屏風玻璃畫下是聖水漕,由屏風底座兩旁延伸,所以教友在進堂時,除了能見到耶穌顯容圖,在蘸點聖水時,也再次提醒自己曾經通過入門聖事,藉活水與聖神而重生。
教友積極投入小堂服務
90歲的尹慶源除了是耶穌顯容小堂的初代教友,也見證了聖猶達堂的成立,現時三代同堂參與感恩祭,子孫也有參與堂區的服務。
尹慶源表示,由於寶馬山上教友人數眾多,所以小堂在最初啟用時,不少居於附近的教友居民都十分開心,小堂裡經常滿座。此外,由於小堂以往只開設一台主日彌撒,教友每個主日都在同一時間於小堂共聚,十分熟悉。最令他深刻的是,教友除了在聖堂相聚,亦曾相約一起打羽毛球,由尹慶源擔任小朋友的教練,教導及考核小朋友的學習成果,「我們就像是兄弟姊妹一樣。」他表示,教友對小堂擁有深厚的歸屬感,有教友在搬至新界後,仍繼續回來參與彌撒及服務。
小堂可容納約200位教友,隨著參禮人數漸多,小堂需要加添摺椅,部分教友更需要站立,或到相連的神父樓觀看直播。直至近年,聖猶達堂前任主任司鐸倪德文神父增設一台主日彌撒,分別在上午9時及11時15分進行。愈來愈多教友加入小堂, 投入小堂的服務,小堂亦為他們提供培育活動。
2021年9月加入福傳組的帥卓思,現時擔任福傳組的組長。他表示福傳組每年都會舉辦恆常活動,例如聖誕節的馬槽展,讓參加者觀賞教友收集來自不同地方的馬槽擺設;在諸聖節分享及手工活動中,讓小朋友認識諸聖節與萬聖節的分別;在母親節及父親節中,讓小朋友製作禮物送給父母,感謝他們一直以來的照顧。
帥卓思希望藉著活動,加深小朋友在小堂的參與,增加他們對小堂的歸屬感,待完成主日學後仍能繼續參與小堂的活動。此外,他又希望透過親子活動,凝聚家長投入服務小堂。
與母堂及彌撒中心合作 傳播福音
去年加入禮儀組的文美妮認為加入禮儀組後,自己對禮儀有更深入的認識,要配合不同善會的工作;每次參與彌撒前,她都進行更多的準備工作,例如閱讀該主日的福音,從服務中加深了對聖言及信仰的理解。
她笑說,小堂的教友身兼數職,她之前也有參與服務台、抗疫小組的服務,分別要在彌撒前後解答教友題問,幫助他們報名參加活動,及在疫情期間,提醒參與彌撒的教友量度體溫、配戴口罩等。而在服務的過程中,她不時需要到聖猶達堂,與該堂及鰂魚涌彌撒中心的教友開會,交流彼此的經歷及遇到的困難等,並一起進行靈修活動。
聖猶達堂主任司鐸温國光神父表示,耶穌顯容小堂及鰂魚涌彌撒中心的教友除了與聖猶達堂的教友一起開會,參與培育活動外,聖猶達堂的善會組織也會借用小堂地方進行避靜。他指三個地方的教友一直緊密合作,服務北角區的教友,為社區帶來福音的喜訊。
- 編輯 Catherine Wong / 採訪 Elaine Ng / 設計 Andy Wong